首页 >> 古诗文 >>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原文 诗词名句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原文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余滴,不管垫乌纱。

诗词问答

问:《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咿哑

(1).象声词。多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轆轤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唐 韩偓 《南浦》诗:“应是 石城 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櫓咿哑。” 元 马熙 《和韵》:“桑麻莽苍接平野,机杼咿哑闻隔墙。”

(2).象声词。管弦声。 清 陈维崧 《东风齐着力·田家》词:“丛祠畔,丝管咿哑。”

(3).象声词。小儿学语或低哭声。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 楚老 ( 苏軾 孙)。” 郭沫若 《女神·暗夜》:“儿子不住地咿咿哑哑地哀啼。”

上家

(1).豪门。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李丰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

(2).打牌、掷色子、行酒令时称坐在本人左边的人为上家。《红楼梦》第六三回:“恰好 黛玉 是上家, 宝玉 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 茅盾 《锻炼》六:“方脸细眼睛的中年妇人连声催促着,上家那一位也随声附和。这两家的面前,筹码都堆得很多。”

冲田

亦作“冲田”。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人民日报》1972.8.10:“只有 平头岭 两山之间的 张家口 约有二百三十来亩较平坦的冲田。”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余滴

犹残滴。 唐 许敬宗 《小池赋》:“引八川之餘滴,通三涇之洋泌。”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二:“空堦有餘滴,似与幽人语。”

不管

(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诗文赏析


【原题】: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昨夕近郭风而不雨不知此间盖滂沱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冯著,朝代:唐代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 作者:娄寅亮,朝代:宋代

    居与仙岩邻,未悉仙岩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频礼数。

    指点觅馀迹,行行道其故。

    是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轩每相顾。

    嗟哉往来者,宁不忝尸素。

  • 作者:贾岛,朝代:唐代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 作者:冯伯规,朝代:宋代
    去□□月莫回头,又见清商醖凛秋。怅望一双鸿鹄下,径冲烟雨占沧洲。
  • 作者:熊孺登,朝代:唐代
    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
  • 作者:王丹桂,朝代:元代
    即悟出家学道,须凭一志坚坚。假饶心上起诸缘。全在殷勤锻炼。处真莫生异见,利他损己为先。内功外行两双全。得赴瑶池琼筵。
  • 作者:黄公度,朝代:宋代
    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 作者:杨亿,朝代:宋代
    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碑。豆萁已乏不休思,韭臼兼无绝妙辞。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蓬邱丽句偏相许,胜得山龙衮服披。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壶中春色(谓洞庭春色也。)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