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挂金索原文 诗词名句

挂金索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挂金索原文

认真趣。
木金间隔通玄路。
驱四象、五行圆聚。
*结神凝,阴阳自返复。
遍体薰蒸,周天火足。

诗词问答

问:挂金索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挂金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挂金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认真

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

认真的态度

间隔

(1) 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

(2) 隔断

遂与外人间隔。——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玄路

(1).亦作“ 玄輅 ”。黑色的车。《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驪。”《吕氏春秋·孟冬》:“乘玄輅,驾铁驪。” 高诱 注:“玄輅,黑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玄輅既驾,轻裘斯御。” 唐 王起 《北郊迎冬赋》:“严飈絶玄輅之响,爱日动铁驪之色。”

(2).谓升天之路。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绵绵终古,曖曖玄路,妙缘莫叩,长寐靡寤。”《云笈七籤》卷九九:“请经若飢渴,持志如金石,保子飞玄路,五灵度符籍。”

四象

(1).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 注:“四象,四时也。” 高亨 注:“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生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一说指金、木、水、火。体现于卦上,则为实象、假象、义象、用象。见《易·繫辞上》 孔颖达 疏。

(2).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 * ,南方朱雀。

(3).指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4).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

(5).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以能有名号者,有四象焉:曰暇、曰顺、曰雍、曰嘉。”

(6).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清 方以智 《通雅·六书形声转假说》:“ 用脩 曰:六书当分六体。 班固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假借、转注是也。四象为经,假借、转注为纬。”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返复

见“ 返覆 ”。

遍体

浑身,满身。《隋书·李德林传》:“因发热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絶。” 元 王和卿 《拨不断·长毛小狗》曲:“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箇成精物,咬人的苕菷。”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虽然伤痕遍体,但是我掏出来交给读者的仍然是那一颗燃烧的心。”

薰蒸

(1).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

(2).熏陶。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 明 张居正 《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 清 戴名世 《<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辐輳而出。”

(3).犹蒸腾。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们距离太远,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

天火

由雷电或物体自燃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大火。《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天火烧城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伐多国》:“此大伽蓝为天火所烧,摧残荒圮。”《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这个堂客是娶不得的!若娶进门,就要一把天火!” 李季 《菊花石》诗:“ * 领导建立了农协会,山惊地动天火烧,封建崽子都打倒。”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透得诗画禅,逢场聊作戏。

    蕴玉山故辉,含珠川以媚。

    破帽与氅衣,装束殊高致。

    试看一鞭挥,维摩果不二。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来借维摩榻,披襟待晚凉。鸣蜩喧古木,鬥雀堕虚廓。染翰题新壁,移樽避夕阳。二公亭畔路,爱惹芰荷香。
  • 作者:释崇岳,朝代:宋代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孟八郎汉,便恁麽去。苏噜苏噜。
  • 作者:薛道光,朝代:宋代

    散诞无拘系,翛然道转高。

    妙中藏黑白,闲里恶尘劳。

    坐卧三峰稳,丹田二气牢。

    定知逃世网,名字列仙曹。

  • 作者:陈宓,朝代:宋代
    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恰似秋。忽得满盘堆鹤顶,更惊触眼出猫头。只知渴吻三危饮,却愧枯肠万卷搜。多谢 * 郑重,明珠见饷恐空投。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扶筇著意养孤芳,荆棘旁连细开斫。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风非外铄。传闻南堂有佳种,愿过屠门思大嚼。颇亦有意欲见之,此意未容儿辈觉。乃知便许移芳根,不止园官供小摘。要令寿客来骈肩,何用潭水求延年。有时採之东篱边,不觉南山在眼前。渊明千载幸同调,老我此际方悠然。西风吹花日夜急,散金坐看开田田。两诗先到衡门下,思向平台寻戏马。从君九日去行乐,莫为登高泪盈把。
  • 作者:廖挺,朝代:宋代
    余波下作双溪水,只欠休文八咏楼。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日永春残陋巷深,四邻萧寂小山林。张罗门外人惊爵,仰秣槽中马听琴。燕坐角巾移竹影,野谈争席占墙阴。灌园本是三公事,俋俋闲舒傲世心。
  • 作者:王勃,朝代:唐代
    标签:田园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 作者:傅若金,朝代:元代
    遥山寂寂对危亭,坏础欹沙柳自青。四海久非刘社稷,千秋犹有汉精灵。丰西水散烟沉浦,砀北云来雨入庭。坐想酒酣思猛士,歌风台下晚冥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