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次韵奉酬韩绪仲先生邂逅汝南喜赋之作·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奉酬韩绪仲先生邂逅汝南喜赋之作·其二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原文

使星占两地,萍迹怅参辰。

何意驱疲马,犹能及故人。

咨询藩国礼,慰劳客中身。

前路俱难定,尊醪莫厌频。

诗词问答

问:《次韵奉酬韩绪仲先生邂逅汝南喜赋之作·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使星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萍迹

见“ 萍迹 ”。

亦作“ 萍跡 ”。喻人四处漂流,行踪无定。 唐 牟融 《有感》诗之一:“十年漂泊如萍跡,一度登临一悵神。” 宋 黄公度 《春日怀王庆长》诗:“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 明 徐霖 《绣襦记·套促缠头》:“金尽牀头惹厌憎,风波萍迹任浮沉。”

参辰

(1).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吾不覩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 宋 秦观 《别贾耘老》诗:“翳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惜别》:“天涯咫尺参辰,眼前难别意中人。”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余与 乔生 周餘 夏 肄,参辰阻絶,寥落於江云岭树之间。”参见“ 参商 ”。

(2).泛指星辰。 汉 苏武 《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唐 孟云卿 《悲哉行》:“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白日参辰现,北斗迴南面。”

何意

(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

(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清 顾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咨询

征求意见 (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的机关征求意见)

国礼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史记·晋世家》:“ 宋襄公 新困兵於 楚 ,伤於 泓 ,闻 重耳 贤,乃以国礼礼於 重耳 。” 司马贞 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 燕山 常苦寒, 汉 使涉穷腊……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慰劳

慰问犒劳

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相国慰劳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中身

(1).中年。《书·无逸》:“ 文王 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郑玄 注:“中身谓中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疚维痁疾。” 唐 柳宗元 《唐故邕管招讨副使邓君墓志铭》:“年极中身,葬兹高岸。” 章炳麟 《悲先戴》:“寿不中身,愤时以陨,岂无故耶?”

(2).身体的中部。《战国策·魏策四》:“有虵於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孟頫,朝代:元代
    行止岂人力,万事总由天。燕南越北鞍马,奔走度流年。今日芙蓉洲上,洗尽平生尘土,银汉溢清寒。却忆旧游处,回首万山间。客无哗,君莫舞,我欲眠。一杯到手先醉,明月为谁圆。莫惜频开笑口,只恐便成陈迹,乐事几人全。但愿身无恙,常对月婵娟。
  • 作者:李寄,朝代:明代
    标签:元旦

    草草何王又一春,喜无拘束作閒民。

    孤身长铗归天地,三载扁舟宅汉岷。

    拟结山茅深避世,肯携诗句浪惊人。

    莲峰有约频频梦,匹马今年定到秦。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海涛风定柳枝曲,江楫波明桃叶歌。剪烛停杯听宛转,不妨白雪映青蛾。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八盘岭上雪偏清,万斛琼尘作一颀。空里仰看都不见,碧山映得却分明。
  • 作者:何颉之,朝代:宋代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 作者:强至,朝代:宋代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 作者:郑清之,朝代:宋代
    依风急雨垫秋清,疏数无时总有声。最是可怜云裹月,几番阴翳几番明。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武当宴席挥金罢,郑圃联章驿雾成。莫独名山藏秘本,别须留副在华京。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叹惜三良尽,龙钟一老存。瓜稀悲摘蔓,豆润惜同根。梦句空遗恨,连床不践言。奈何令杖者,要絰向寒原。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风云惨淡豺貙吼,日忧无饭仍无酒。秋来东屯熟八九,举家欢呼拍铜斗。老天欲酿儿欲炊,老夫怕醒儿怕饥。商量不下捻断髭,归与汝母折衷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