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寺原文
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
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
重来与谁约,题罢自吟行。
诗词问答
问:登金山寺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登金山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登金山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登金山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839-56
参考注释
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白波
(1).白色波浪。《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2).指罚爵中的酒波。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饮酒之卷白波,义当何起?按 东汉 既擒 白波 贼,戮之如卷席,故酒席倣之,以快人情气也。” 宋 宋祁 《三月四日玩园花小集》诗:“鏤管喜传吟处笔,白波催卷醉时杯。” 清 曹寅 《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静夫不至更订饮期戏为韵语邀之》:“一鼓何难卷白波,三北竟悮占车右。”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心平
(1).要求不高。 茅盾 《子夜》十一:“最近她自己也是把交易所当作白天的家,时常用‘押宝’的精神买进一万,或者是卖出五千;--在这上头,她倒是很心平的。”
(2).心情平静。 谌容 《人到中年》七:“﹝ 陆文婷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心平如镜,一往如常。”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水国
多河流、湖泊的地区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精彩推荐:
- 卷得在众前,卷题落众后。讵因逊别图,理趣听兹剖。如对六经士,那易开谈口。欲罢叹弗能,恰值神来候。文岂待加点,兴到吟笔走。原是画中灵,流露借吾手。江非岷即浙,山为辰抑酉。思翁题小景,我谓无不有。洪濛孕泱漭,缅邈郁萦纠。瑶林已茈虒,霞峤复蚴蟉。或为壮士怒,相持争胜负。或为比丘禅,空色都不受。或青若出蓝,或赤若中酒。或艳若淑姬,或苍若骀叟。或如剑出匣,徐听泉声吼。或如镜开奁,万象当前取。云阁偓佺栖,丹灶庚申守。沧波挂布帆,或是徐福否。津逮大将军,画苑谁出右。萧马望后尘,奚数黄子久。宜乎画禅翁,磬折惊琼玖。武林金屋尘,楚弓楚还扣。荆溪邻豪敚,转眼嗟丰蔀。沧桑阅几番,呵护诚非偶。一例画禅室,雪溪相侣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