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长相思令(三之三)原文 诗词名句

长相思令(三之三)

作者:邓肃 朝代:宋代

长相思令(三之三)原文

红花飞。
白花飞。
郎与春风同别离。
春归郎不归。
雨霏霏。
雪霏霏。
又是黄昏独掩扉。
孤灯隔翠帷。

诗词问答

问:长相思令(三之三)的作者是谁?答:邓肃
问:长相思令(三之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长相思令(三之三)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邓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邓肃名句大全

邓肃长相思令(三之三)书法欣赏

邓肃长相思令(三之三)书法作品欣赏
长相思令(三之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红花

(1)

(2) 旧大陆的一种草本植物(Carthamus tinctorius),像一种蓟,为其油广泛栽培,有大的鲜红色或桔黄色头状花

(3) 该种植物的花,干燥后可入药,用于活血、散瘀、通经

白花

(1).白色的花或白色纸花。常用以表示悼念。《晋书·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先是, 三吴 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而后崩。” 曾克 《心中的碑》:“我跟千万群众一样,把一小朵亲手剪做的白花,献给敬爱的 周总理 。”

(2).浪花;水花。水相激而色白,故称。 唐 顾况 《望简寂观》诗:“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黄炳钧 《东欧游踪·明珠更灿烂》:“南城墙建立在岩石上,面向大海,海浪拍岸,白花四溅。”

(3).即白翳。一种眼病。 清 李渔 《奈何天·虚婚》:“道我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

(4).指皮辊花。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霏霏

(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孤灯

孤单的灯。多喻孤单寂寞。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宋 陆游 《山寺》诗:“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不眠愁对孤灯照,谁与我伴寂寥。”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三场:“ 李二嫂 眼含泪关上房门,对孤灯想往事暗暗伤心。”

翠帷

翠羽为饰的帏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李善 注:“翠帷、羽盖,谓以翠羽饰帷、盖也。”一说,翠色的帏帐。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颜师古 注。 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黄摩西 《长相思和太白韵》:“翠帷淡荡笼秋烟,玉肌凉拥青琴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昔者常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香山嘉会洛之滨,八老同为不速宾。

    初有二还年未逮,后增继者岁过真。

    赋诗饮酒娱情性,耀古辉今鲜䓁伦。

    欲问三三个中侣,几人诚称玉为人。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颇闻东山盛行乐,坐想风前酒兴豪。领略正应胸次别,吟哦更觉笔端高。
  • 作者:叶太叔,朝代:明代

    上方来诵读,幽寂故相宜。

    借榻襌无碍,分灯佛不亏。

    梵收子夜候,钟度乙书时。

    梦向登临去,犹将翰墨随。

  • 作者:朱淑真,朝代:宋代
    一篆烟消系臂香,闲看书册就牙床。莺声冉冉来深院,柳色阴阴暗画墙。眼底落红千万点,脸边新泪两三行。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风杂吾伊声沨沨,戒君读书无雷同。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他人见疏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回首书皆糟粕余,一真超然万物初。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闾巷欢呼共嗟愕。顾我非惟慰寂寥,於时自可警偷薄。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车马◇然人已去,荷锄却向野田中。
  •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 作者:李江,朝代:明代

    金鱼比目物皆然,何事姻缘无百年。

    夫妇有情如愿久,室家无幸亦天偏。

    桃花落尽青犹再,桂影亏时望复圆。

    惆怅人生不如物,金鱼比目物皆然。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白鸥飞下屏山曲。行人点破秋郊绿。秋郊绿。细看重咏,怎生得足。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