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禅房原文 诗词名句

禅房

作者:李新 朝代:宋代

禅房原文

石窦涓涓函丈冷,海云叠叠暮山低。
秋风早晚惊禅定,肯为陶潜一过溪。

诗词问答

问:禅房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禅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李新禅房书法欣赏

李新禅房书法作品欣赏
禅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石窦

石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验其山有石竇,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宋 苏轼 《巫山》诗:“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涓涓

(1) 细小的水流

绢绢源水

(2) 细水缓流的样子

泉涓涓而始流

函丈

亦作“ 函杖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郑玄 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隋书·炀帝纪上》:“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復黌宇时建,示同爱礼,函丈或陈,殆为虚器。”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既而屡赐延接,引之函丈之侧。”

(2).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早亲函丈,偶窃绪餘,曾未免於乡人,乃见待以国士。” 金 王若虚 《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吾友 王进之 得其墨本而宝蓄之,仍图函丈之像,以冠其首。” 明 徐渭 《答龙溪师书》:“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诗:“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无繇承问讯,祗益叹差池。” 子虚子 《湘事记》:“九月十四日 芝祥 来电曰:‘ 瀏阳 刘蔚庐 夫子函丈:千里一堂,并告 组庵 。’”

叠叠

层层重叠的样子

秋风

秋天的风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禅定

(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 * 天之法,定为无 * 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 * 定)、四定(无 * 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思维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已,则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实智。是谓初解脱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番僧习禪定者,於冰合时裹一岁粮休焉。”

(2).谓坐禅习定。 唐 贾岛 《赠无怀禅师》诗:“禪定石牀暖,月移山树秋。” 唐 戴叔伦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诗:“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禪定人。” 元 马致远 《寿阳曲·烟寺晚钟》:“顺西风晚鐘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禪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黄升,朝代:宋代
    标签:冬天梅花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道业隐君子,恩荣乡大夫。

    骨虽藏吉地,名不没幽涂。

    梦兆飞蝴蝶,年华过白驹。

    千车来吊者,应有奠生刍。

  • 作者:杨时,朝代:宋代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自言几载不闻琴,屡听清弹苦契心。少待庭柯蝉噪静,为师更作醉翁吟。
  • 作者:谢谔,朝代:宋代
    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喜月边僧。青松鹤梦生秋吹,实塔星华见夜灯。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泉水循除明,中坻龙矫首。振足化仙陂,回晴窥画牖。应当岁时旱,嘘吸云雷走。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入得青山第几重,龙蟠凤舞着仙宗。九关云锁疑无地,数步天开又一峰。大涤洞中丹作井,昊穹殿下石为松。我来自结真人伴,杖屦蹁跹是指踪。
  • 作者:陈德武,朝代:宋代
    庭院深沈绝俗埃。绿苔因雨上层阶。画帘低卷燕归来。月似有情中夜入,花何无语向人开。谩劳飞梦到天台。
  • 作者:马钰,朝代:元代
    冒雪行车,迎风访道,投余特地参同。说些修养,不论虎和龙。讲甚婴儿姹女,无龟蛇、日月交宫。无水火,亦无嗽咽,更没按时功。的端真妙用,无为活计,清净家风。锁心猿意马,勿纵狂踪。炼息绵绵来往,自然得、子母和同。全性命,紫书来诏,直赴大罗宫。
  • 作者:洪刍,朝代:宋代

    李膺此世龙门坂,得士初非一目罗。

    牛铎黄钟或同调,岂无宫徵配鸾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