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胶山原文 诗词名句

胶山

作者:安国 朝代:明代

胶山原文

梵王宫殿锁烟霞,墓接萧郎道路斜。

锡窦乳泉常煮玉,金牛足迹未沉沙。

香花桥古横螮蝀,涤砚池荒聚乱蛙。

还有古人砺剑处,碎琼石坞到仙家。

诗词问答

问:胶山的作者是谁?答:安国
问:胶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胶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安国的名句有哪些?答:安国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参考注释

梵王宫

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宋 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之四:“一纸清诗弔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元 关汉卿 《齐天乐·崔张十六事》曲:“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 来报,好事通宵。”豫剧《叶含嫣》:“隐居梵王宫,结交众英雄。”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萧郎

(1).对姓 萧 的男子的敬称。《梁书·武帝纪上》:“ 俭 一见( 萧衍 )深相器异,谓 庐江 何宪 曰:‘此 萧郎 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2). 唐 崔郊 之姑有一婢女,后卖给连帅, 郊 十分思慕她,因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 緑珠 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 萧郎 是路人。”见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崔郊》。后因以“萧郎”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 唐 于鹄 《题美人》诗:“胸前空戴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冉冉幽香解鈿囊,兰橈烟雨暗春江,十分清瘦为萧郎。” 清 吴伟业 《琴河感旧》诗之四:“书成粉箑凭谁寄,多恐萧郎不忍堪。” 郁达夫 《毁家诗记》之十九:“ 沉园 旧恨从头数,泪透萧郎 蜀 锦衾。”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乳泉

(1).指钟乳石上的滴水。 唐 陆羽 《茶经·煮》:“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岩中有丹灶盆,乳泉滴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巖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2).甘美而清洌的泉水。 宋 郑瑶 等《景定严州续志·祠庙》:“山有乳泉,溉田甚多。” 元 王恽 《东坡汲乳泉图》诗之二:“道宫独发乳泉香,似与 坡仙 养浩方;井洌不从炎海瘴,味甘还比上池觴。”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诗之四:“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

金牛

(1).一些县镇、山川湖岗之名。旧时各地多有金精化为牛的传说,因视为祥瑞,故以之为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上有天帝坛山,山有金牛穴, 吴 孙权 时,令人掘金,金化为牛,走上山,其跡存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县南江侧有 明圣湖 ,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

(2).古 川陕 间栈道名。 蜀 道之南栈,旧名 金牛峡 ,故自 陕西省 勉县 而西,南至 四川省 剑阁县 之 剑门关 口,称 金牛道 。自 秦 以后,由 汉中 入 蜀 者,必取道于此。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八:“ 秦 开 蜀 道置 金牛 , 汉 水元通星汉流。” 清 吴伟业 《圆圆曲》:“专征簫鼓向 秦川 , 金牛 道上车千乘。”

足迹

脚印

雪地上的足迹

香花

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对人民有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行和作品

螮蝀

虹的别名。借指桥。比喻才气横溢

砚池

(1) 凹形砚

(2) 砚台中集储水的坑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碎琼

玉屑。 元 张宪 《听雪斋》诗:“万籟入沉冥,坐深窗户明;微於疎竹上,时作碎琼声。”

石坞

同“石隖”。用石头建筑,供守卫用的堡垒。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霮雨对蔽穹苍,冥濛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众类声休出,群峰色尽藏。颓沱来洞壑,汗漫入潇湘。下叶黎甿望,高袪旱暵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藓在阶从湿,花衰苑任伤。闲思济时力,歌咏发哀肠。
  • 作者:李覯,朝代:宋代
    数枝斜出短墙阴,密雪无端苦见侵。天意似怜群木妒,尽教枯朽作瑶林。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雪云脱坏漏朝阳,风物横前引兴长。红糁紫蕤今次第,迁莺来燕费商量。
  • 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代
    睡眼青阴欲午。当户小风轻暑。倦近碧阑干,斜影却扶人去。无绪。无绪。落落一襟轻举。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九夷辟地识遗贤,白帽端居木榻穿。

    卓行至今推有道,建安词藻漫流传。

  • 作者:方信孺,朝代:宋代
    钓得神鱼金作鳞,废台百尺漫嶙峋。丝纶不入非熊梦,当日何人老渭滨。
  • 作者:张祜,朝代:唐代
    小门开板阁,终日是逢迎。语笑人同坐,修持意别行。水花秋始发,风竹夏长清。一恨凄惶久,怜师记姓名。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治如清献乖崖样,人在原明子野间。岂有珠鱼堪作贡,亦无金鹤可携还。暮年腰脚犹顽健,惜不从公看雁山。
  • 作者:李云龙,朝代:明代

    片雨过孤城,虚堂坐听更。

    客心已多恨,是夜闻秋声。

    短剑黯无色,敝裘空自惊。

    寄书浮峤鹤,吾欲谢尘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