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野眺·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野眺·其一

作者:方坰 朝代:清代

野眺·其一原文

疏林茅屋动炊烟,早稻初花香满田。

柔橹咿哑答人语,一湖秋水卖菱船。

诗词问答

问:野眺·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方坰
问:野眺·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野眺·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方坰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坰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参考注释

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早稻

插秧期较早或成熟期较早的稻子

柔橹

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十二判官》诗:“柔櫓轻鸥外,含悽觉汝贤。”一本作“ 柔艣 ”。 宋 萧立之 《第四桥》诗:“一江秋色无人管,柔艣风前语夜深。” 元 虞集 《闻机杼》诗:“满地月明凉似水,数声柔櫓过 扬州 。”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坐在黑影沉沉的舱里,我起先只在静听着柔橹划水的声音。”

咿哑

(1).象声词。多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轆轤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唐 韩偓 《南浦》诗:“应是 石城 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櫓咿哑。” 元 马熙 《和韵》:“桑麻莽苍接平野,机杼咿哑闻隔墙。”

(2).象声词。管弦声。 清 陈维崧 《东风齐着力·田家》词:“丛祠畔,丝管咿哑。”

(3).象声词。小儿学语或低哭声。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 楚老 ( 苏軾 孙)。” 郭沫若 《女神·暗夜》:“儿子不住地咿咿哑哑地哀啼。”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智朋,朝代:宋代
    坐底坐杀,立底立杀。不知谁是赤须胡,转身句子活鱍鱍。
  • 作者:李泳,朝代:宋代
    卷雪楼前万里江,乱峰卓列森旗枪。上有甘公古祠宇,节制洪流掌风雨。甘公一去逾千年,至今忠义犹凛然。我来再拜揽尘迹,斜阳白鸟横苍烟。
  • 作者:项斯,朝代:唐代
    独住水声里,有亭无热时。客来因月宿,床势向山移。鹤睡松枝定,萤归葛叶垂。寂寥犹欠伴,谁为报僧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柳墅径非捷,仍当以柳名。

    澹台不由可,张绪若为情。

    异麦能春奈,同杨入夏清。

    称三如具数,惟是愧渊明。

  • 作者:裘万顷,朝代:宋代
    清宵月满梁,相思几搔首。不图尘土中,得共一尊酒。人事好乖甚,随复而分手。惟有管鲍心,明明若箕斗。
  • 作者:寇准,朝代:宋代
    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 作者:施枢,朝代:宋代
    不辞巘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托。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 作者:释道宁,朝代:宋代
    苏州有,常州有,月白同清,天长地久。路著旧乡关,金毛善哮吼。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 作者:王柏,朝代:宋代
    穷冬天地闭,万物正雕残。玉立清梢表,天然独耐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