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原文 诗词名句

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

作者:良震 朝代:元代

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原文

上界金银开佛宫,六时钟磬度溪风。

空王晏坐寒岩下,天女散花明月中。

石几炉烟秋澹澹,碧窗香雾晓濛濛。

几时乘兴登鸣鹤,与子夷犹桂树丛。

诗词问答

问: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的作者是谁?答:良震
问: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题定水见心和尚天香室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良震的名句有哪些?答:良震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六十

参考注释

上界

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迷信);天界

金银

(1).黄金和白银。《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构以金银。”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获致其家。”《水浒传》第二二回:“ 柴进 取出些金银,送与 武松 。”

(2).谓印绶。《后汉书·班超传》:“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 西域 。” 李贤 注:“金银,谓印也。金印紫綬,银印青綬也。”

(3).指纸锞,冥镪。《 * 词话》第八四回:“金炉内炷了香,焚化了纸马金银。”

佛宫

佛殿,佛堂。 宋 秦观 《石鱼》诗:“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羣聪。”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洛阳 诸佛宫,书跡至多。”

时钟

(1)

(2) 能报时的钟

(3) 在规则的时间间隔内生成脉冲的同步器件

空王

佛教语。佛的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旧唐书·刘瞻传》:“伏望陛下尽释繫囚,易怒为喜,虔奉空王之教,以资爱主之灵。” 宋 陈师道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之二:“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晏坐

安坐;闲坐。 唐 白居易 有《晏坐闲吟》诗。 元 萨都剌 《蕊珠曲》:“美人晏坐太清室,蛾眉不锁人间愁。” 清 赵翼 《渔塘即事》诗:“茅斋小窗明,晏坐将读《易》。” 清 曹寅 《题电岩塔影楼》诗:“欲示诸天趣,还同晏坐身。”

寒岩

(1).高寒的山崖。 南朝 齐 孔稚圭 《游太平山》诗:“阴涧落春荣,寒巖夏留雪。” 唐 方干 《题龙泉寺绝顶》诗:“古树含风常带雨,寒巖四月始知春。” 宋 曾巩 《幽谷晚饮》诗:“援琴薰风后,结宇寒巖左。”

(2).山岩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西南七十里。因 寒山子 而得名。参见“ 寒山 ”。

天女散花

《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説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华,同“ 花 ”。本以花是否着身验证诸菩萨、声闻的向道之心,声闻结习未尽,花即着身。后多以“天女散花”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唐 宋之问 《设斋叹佛文》:“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埃尘;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宋 陆游 《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 * 行掷米。”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石几

(1).古代登车时用的垫脚石,其形似几。《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 唐 贾公彦 疏:“此几谓将上车时而登。若王后则履石,大夫、诸侯亦应有物履之,但无文;以言今人犹用臺,是石几之类也。”

(2).石制的几桌。 元 黄庚 《棋声》诗:“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碧窗

绿色的纱窗。“ 碧纱窗 ”的省称。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 南唐 张泌 《南歌子》词:“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前蜀 尹鹗 《满宫花》词:“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参见“ 碧纱窗 ”。

香雾

(1).香气。 南朝 梁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明 张月坞 《一封书·次韵送别》曲:“离亭宴未终,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雾笼,人自伤心水自东。” 茅盾 《子夜》一:“而在这香雾中, 吴老太爷 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

(2).指雾气。 唐 杜甫 《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仇兆鳌 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宋 苏轼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诗:“凄风瑟缩经絃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香雾漫空溼,珠帘窣地横。”

濛濛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夷犹

(1) 犹豫迟疑不前。也作“夷由”

(2) 从容不迫

双桨小船夷

树丛

丛生的树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奚夷居落瞰重林,背倚苍崖面曲浔。涧水逢春犹积冻,山云无雨亦常阴。田塍开垦随高下,樵路攀缘极险深。汉节经过人兑看,忻忻如有慕华心。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混沌谁将窍凿穿,巨灵留巧与人传。坎中着脚疑无地,缺处回头却有天。穴虎将风时出啸,渊龙挟雨夜归眠。瑶台琼室人难住,佛未来时必是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一雨山中顿似秋,敕几馀暇试为游。

    昨嫌坂色黄如濯,今揽冈容翠欲流。

    弗啻三农歌泽渥,应知万物沐恩稠。

    更欣远缱江南境,都报沾膏速署邮。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乔树营巢见飞鹊,占来风雨较人明。

    雌雄相呼知何意,却是人称报喜声。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双眼失明二十载,一身病臣四周年。俱生孤女眼前死,诸御四儿姑幸全。偏历人间真苦恼,略无身后好因缘。静思四十六年事,一梦三生业梦圆。
  • 作者:董德元,朝代:宋代
    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入居兰省归群望,出守薄关自圣知。清禁乍辞仙漏远,白楼闲上彩牋随。伯夷庙下停金勒,大舜门中亚绣旗。遥想雄藩多少境,祗应公暇遍留诗。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老倒白云,说迷说悟。一茎草上建琼楼,熟睡饶谵语。
  • 作者:薛师石,朝代:宋代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几於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 作者:黄廉,朝代:宋代

    隔岸山如戏狮子,背看松林闲掉尾。

    天际苍茫落数峰,青虬下饮黄河水。

    洪涛日夜洗崖脚,容易沙洲忽生嘴。

    浮岚积霭增气象,因抱汤城来迤逦。

    圣世封疆属乡县,令宰衙门对山起。

    朝看片云浮檐栋,暮雨逡巡周百里。

    可怜居民老苍翠,未省劳生有尘滓。

    乘轺亦复愧斯人,特地邮亭解行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