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赵行之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和赵行之三首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和赵行之三首原文

义利毫发间,其末分舜跖。
葛藟多攀援,乔松但孤立。
阳鱎贪芳饵,鵷雏食竹实。
知道贵含光,露牙多召敌。

诗词问答

问:和赵行之三首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和赵行之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发间

形容极短的时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兆武毅公》:“公先后两遭危患,皆死生不容髮间,竟得保全其身。”

舜跖

虞舜 和 盗跖 的并称。指圣人和恶人。《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舜 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 跖 之徒也。欲知 舜 与 跖 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宋 辛弃疾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词:“细思量,义利 舜 跖 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葛藟

(1).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杨伯峻 注:“葛藟为一物……亦单名藟,亦名千岁藟、虆芜、蓷虆、苣瓜、巨荒,属葡萄科,为自生之蔓性植物。” 宋 王安石 《重游草堂寺次韵》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参见“ 千岁虆 ”。

(2).《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 周 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明 归有光 《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顾今垂老不遇于世,无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 清 何壮能 《族谱序七古长诗》:“擕儿扶老奔遐陬,悲歌《葛藟》失恃怙。”

攀援

(1) 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

(2) 援引提拔;支持。援用,引用

(3) 追随,依附

乔松

(1).高大的松树。《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汉 马融 《广成颂》:“陵乔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标端;尾苍蜼,掎玄猨;木产尽,寓属单。”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特俾丝萝,得附乔松。”

(2).古代传说中 王子乔 和 赤松子 的并称。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长为 应侯 ,世世称孤,而有 乔 松 之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居有 泰山 之固,身为 乔 松 之偶。”《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但存忠孝节,何必寿 乔 松 。”

孤立

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团结同志,孤立敌人

阳鱎

见“ 阳桥 ”。

芳饵

鱼钩上芳香的诱饵。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臣闻高飞之鸟,死於美食;深泉之鱼,死於芳饵。”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五:“芳饵沉水,轻缴弋飞。”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钓线沉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竹实

(1).竹子所结的子实,形如小麦。也称竹米。《韩诗外传》卷八:“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世说新语·栖逸》“ 阮步兵 啸闻数百步”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尝游 苏门山 ,有隐者莫知姓名,有竹实数斛杵臼而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竹实》﹝发明﹞引 陶弘景 曰:“竹实出 蓝田 。 江 东乃有花而无实,顷来斑斑有实,状如小麦,可为饭食。” 清 孙枝蔚 《长相思》诗:“荆棘参天梧桐死,那有竹实可为粮?”

(2).即竹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竹实》:“ 陈藏器 《本草》云:‘竹肉,一名竹实,生苦竹枝上。大如鸡子,似肉臠,有大毒,须以灰汁煮二度,炼讫乃依常菜茹食,炼不熟则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也。’此説与 陈承 所説竹实相似,恐即一物,但苦竹上者有毒尔,与竹米之竹实不同。”参见“ 竹肉 ”。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含光

(1).蕴含光彩。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后以形容女子光彩动人。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露牙

见“ 露芽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渺渺水波低赤岸,蒙蒙云气淡扶桑。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迩日使岭表,历论无此贤。谁欤记南海,久矣赋贪泉。已上蓬山直,还居吏部铨。省郎迟岂恨,宣室夜重前。掌制宜鸿笔,谈经合细旃。兹为重儒术,何止用诗仙。四海推鸣凤,孤长怅跕鸢。长安近抵日,蜀道远如天。裋褐春风倚,归心夜雨悬。十年期撰屦,斗食政穷边。
  • 作者:戴表元,朝代:宋代
    莫怪诗翁不出山,诗多那得是山间。清溪欲暖莺啼树,白日无人犬卧关。不惜野花簪素发,时凭春酒转朱颜。当年阮籍何家达,直到途穷始哭还。
  • 作者:释契嵩,朝代:宋代

    亭亭映晚景,皎皎出林端。

    小圃连云淡,孤芳冒雪寒。

    人间殊未见,物外最先看。

    但欲方琼玉,宁将胜牡丹。

  • 作者:雷渊,朝代:宋代

    庵中偃卧龙,阅世须髯古。

    人天共护持,半夜起风雨。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伎俩全无始解空,雨花动地泄机锋。欲求静坐无方所,独步寥寥宇宙中。
  • 作者:方蒙仲,朝代:宋代
    一生心下事,皆可对人言。独有这些子,难为世俗论。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克庄。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水际尤宜称审,花间更要安详。朝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金谷园中流水,魏王堤外修篁。静处光阴最好,闲中气味偏长。所经莫不意得,所见无非情忘。或见农人拥耒,或见蚕女求桑。或见蘼芜遍野,或见蒺藜满墙。或见荆棘茂密,或见芝兰芬芳。或见鸡豚狗彘,或见雕鹗鸾凰。恶者既不见害,善者固无相伤。华岳三峰岌嶪,黄陂万顷汪洋。不为虚作男子,无负闲居洛阳。天地精英多得,尧夫老去何妨。
  • 作者:杜审言,朝代:唐代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 作者:佘翔,朝代:明代

    二月雨声寒,萧条拥鹖冠。

    疏钟沉别院,独鸟下空坛。

    久客嗟燃桂,深山想采兰。

    君家书带草,何似故园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