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原文
天不戴兮地不知,谁言南北与东西。
身眠大海须弥枕,石笋抽条也大奇。
诗词问答
问:颂的作者是谁?答:张戒
问: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罗湖野录》卷一 《罗湖野录》:庐山罗汉小南禅师,随道林祐禅师移云居,名重诸方,学者翕然归之。时有居士张戒者,雅意参道,一日南问曰如何,张曰不会。南复诘之不已,张忽领旨,遽以颂对曰云云。
参考注释
不戴
“不共戴天”的略语。 宋 叶适 《上殿札子》:“置不戴之仇而广兼爱之义,自为虚弱,既已久矣。”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须弥
(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石笋
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系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杜甫《石笋行》
抽条
(1).长出枝条。 宋 张先 《定风波》词:“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这样宝地,简直把车杆插下去,都会抽条开花呢!”
(2).长身材。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儿子那年才十四五岁,还没抽条,个子不高。”
(3).形容长得瘦长。 克非 《春潮急》三九:“ 铁鸡公 一家人兴奋地吃着早饭的时候,有个抽条个儿、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进了梨儿园。”
(4).体积缩小。多用于某些食品。《实事白话报》1931.11.20:“分量与中饽饽不差上下,后来因为油、糖、面一贵,渐渐的也就往下抽条。”
精彩推荐:
- 端溪琢出缺月样,蕲州织成双水纹。呼儿置枕展方簟,赤日正午天无云。黄琉璃光绿玉润,莹净冷滑无埃尘。忆昨开封暂陈力,屡乞残骸避烦剧。圣君哀怜大臣闵,察见衰病非虚饰。犹蒙不使如罪去,特许迁官还旧职。选材临事不堪用,见利无◇惟苟得。一从僦舍居城南,官不坐曹门少客。自然唯与睡相宜,以赖遭闲何惬适。从来羸苶苦疲困,况此烦歊正炎赫。少壮喘息人莫听,中年鼻轩尤恶声。痴儿掩耳谓雷作,◇妇惊窥疑釜鸣。苍蝇蠛蠓任缘扑,蠹书懒架抛纵横。神昏气浊一如此,言语思虑何由清。尝闻李白好饮酒,欲与铛杓同生死。我今好睡又过之,身与二物为三尔。江西得请在旦暮,收拾归装从此始。终当卷簟携枕去,筑室买田清颍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