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原文 诗词名句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作者:廖厚初 朝代:清代

原文

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

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

诗词问答

问:《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的作者是谁?答:廖厚初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对联
问:廖厚初的名句有哪些?答:廖厚初名句大全

注释

1. 对联 出处:桃源古今文萃

参考注释

象德

(1).谓象征德行。《周礼·考工记·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元史·礼乐志二》:“盖闻 轩 昊 以来,俱有《咸》《云》之号,《茎》、《英》、《章》、《韶》以象德,《夏》、《濩》、《武》、《勺》以表功。”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礼记·乐记》:“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郑玄 注:“象德,民之行顺君之德也。”《旧唐书·昭宗纪》:“是以雷解而 羲 文象德,网开而 汤 化归仁,用彼怀柔,式存彝范。”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唐 道恭 《出赐玄奘衲袈裟应制》诗:“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先畴

先人所遗的田地。《文选·班固<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 吕延济 注:“先畴,先人畎亩。”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序:“朝荣旧德之序,野赖先畴之业。” 清 顾炎武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击壤

(1).古代的一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

(2).《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帝尧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后因以“击壤”为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即是 羲唐 化,获我击壤情。”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懽,良有以也。” 宋 范成大 《插秧》诗:“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清 方贞观 《出宗阳》诗:“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参见“ 击壤歌 ”。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忘帝力

相传 帝尧 时,一老者边击壤,边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用为歌颂太平的典故。 唐 高适 《酬庞十兵曹》诗:“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参阅《古诗源·击壤歌》。

敦仁

仁厚。语本《易·繫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韩康伯 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诸葛 敦仁,则天活物。”

四民

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蔡沉 集传:“冬官,卿,主国邦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闢士殖穀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宋 叶适 《留耕堂记》:“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

乐利

(1).快乐与利益。犹幸福。《礼记·大学》“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汉 郑玄 注:“圣人既有亲贤之德,其政又有乐利於民。”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乐利之境,陈于吾前,苟有为者,当能立致。”

(2).谓使之得到快乐与利益。 胡适 《读<吕氏春秋>》:“极少数人也许能有这种牺牲自己而乐利天下的精神。”

豳诗

指《诗·豳风·七月》。《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 郑玄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 宋 姜夔 《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严复 《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荆冬倩,朝代:唐代
    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 作者:释法薰,朝代:宋代
    德山棒头短,临济喝声低。不伤物义句,赵州东院西。
  • 作者:晏殊,朝代:宋代
    峨峨楚南树,杳杳含风韵。何用八千秋,腾凌诧朝菌。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谁履为山篑,工侔架海形。神鞭阴助险,佛髻巧分青。栋老栖烟湿,禽翻避呪灵。会须依定观,一一访岩扃。
  • 作者:戴栩,朝代:宋代
    涨渌无风影自摇,芡花生刺藕花娇。山禽不记春归去,深树一声婆饼焦。
  • 作者:赵子发,朝代:宋代
    天末疑无路,波翻欲御风。此身忽在玉壶中。醉倒不知、南北与西东。猎猎遥鸣草,飕飕静打篷。与君回棹碧云浓。不是思归、只为酒船空。
  • 作者:方燕昭,朝代:清代

    一声欸乃客惊眠,月落星稀欲曙天。

    曲曲碧波飞白鹭,片帆剪破半湖烟。

  • 作者:赵汝绩,朝代:宋代
    懒不看书不赋诗,树阴浓处坐移时。世间此等清闲福,问著渔樵却不知。
  • 作者:朱适,朝代:宋代

    烧残红烛客未起,歌断一声尘绕梁。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