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

作者:方干 朝代:唐代

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原文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
擢桂谁相比,籝金已不如。
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
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诗词问答

问: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的作者是谁?答:方干
问: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李恬及第后还贝州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方干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49-5

参考注释

成名

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不足以成名

少日

不多日;数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兢 ( 李兢 )至 湖南 ,少日遂卒。”

年少之时。 宋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金 元好问 《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 清 纳兰性德 《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就业

得到工作机会,参加工作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擢桂

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唐 杜诵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宋 杨万里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 印山 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恩。”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蟾》:“明年 李昭 知贡,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

相比

(1) 互相考校、比较

(2) 互相联合,编在一起

(3) 相近;差不多

(4) 相互勾结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归客

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李颀 《送窦参军》诗:“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 广武 城边逢暮春, 汶阳 归客泪沾巾。”

秋日

(1).秋天。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嘆。” 晋 潘岳 《秋兴赋》:“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唐 王维 《出塞作》诗:“暮云空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鵰。”

(2).秋天的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杜甫 《雨》诗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旧落声。”

(3).秋季的白昼。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征车

远行人乘的车。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别袖拂 洛水 ,征车转 崤陵 。” 明 文徵明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诗之九:“立马双桥日欲斜,沙尘吹雾暗征车。” 清 钱谦益 《 * 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七:“山低落日坡陀影,岸瘠征车轣轆声。”

徵車: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 清 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大云起幽壑,徵车来何迟!” 清 顾景星 《<楝亭诗钞>序》:“不佞徵车来 长安 ,晤 子清 如临风玉树。”

清潭

清澈的深渊。 南朝 宋 谢灵运 《归途赋》:“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 南朝 宋 鲍照 《三日游南苑》诗:“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綺纹。”

风变

(1).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 萧红 《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

(2).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 变风 ”。

里闾

(1).里巷;乡里。《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思还故里閭,欲归道无因。”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艷照里閭。”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厥后道出 齐 鲁 ,瞻拜 泰岱 、 孔 林,迄於前日始返里閭。”

(2).指乡里友人。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閭。”《元典章新集·刑部·诸盗》:“里閭相劝,族党相规。”

(3).泛指民间。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所贵緡货通行,里閭宽息。” 宋 苏轼 《谢贾朝奉启》:“首隆学校之师儒,次访里閭之耆旧。” 清 龚自珍 《语录》:“小篆相传,沿譌日久,大抵由 汉 时里閭书师所见隶书,传授其徒。”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霞来去任一时偶,月满半原万劫应。

    恒暂有无中得句,泐岩四字识予曾。

  • 作者:王佐(汝学),朝代:明代

    忆昔为群儿,手弄琼枝菜。

    唤作白珊瑚,相持助王恺。

    或持枯木枝,唤作铁如意。

    欲击而碎之,争雄以为戏。

    栖迟今白首,逢人话年少。

    冰盘嚼水晶,坐对琼枝笑。

  • 作者:张孝祥,朝代:宋代
    瞻跸门前识个人。柳眉桃脸不胜春。短襟衫子新来棹,四直冠儿内样新。秋色净,晓妆匀。不知何事在风尘。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生朝远寿我,细字书满笺。手追满澳诗,句法两汉前。念昔昌黎公,尝赋猛虎篇。南纪通古学,已难与并传。况堕牛李中,百代莫洗湔。开尊笑谓妇,举酒属青天。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更看敞夫人,叅语东厢边。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梅舒寒蕊竹笼科,喜鹊双栖乐意多。

    寓兴若云徵吉语,所希岁美与人和。

  • 作者:卢象,朝代:唐代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翠流于目鸣闻耳,目色由来即耳声。

    悟得色声本无著,翠兮何不可为鸣。

  • 作者:朱同,朝代:明代
    标签:送别诗,赠别诗

    三月江南烟雨晴,杜若草没沧江平。

    轻舟短棹又相别,花落鸟啼难为情。

  • 作者:杨继盛,朝代:明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爱国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 作者:王士祯,朝代:清代
    南穷石牛道,嵓嵓下云栈。三日招我魂,足踔目犹眩。岂知东苍州,耳目益奇变。始过金牛驿,樛嶱已凌乱。漾水从北来,劣足泛凫雁。举头嶓冢山,峨冠倚天半。大哉神禹功,从此导江汉。渐入五丁峡,谲诡骇闻见。斗壁何狞狰,十万磨大剑。攒罗列交戟,茫昧通一线。乱水殷峡中,鲛蜃喜澜汗。仰眺绝圭景,俯聆竞雷抃。九鼎铸神奸,到此百忧患。东方牧犊儿,竟使蚕丛判。我行忽万里,风土异乡县。身落大荒西,终赖皇天眷。咄咄复何言,艰虞一身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