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景孟山行原文 诗词名句

和景孟山行

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和景孟山行原文

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
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
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
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余响振岩松。

诗词问答

问:和景孟山行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和景孟山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高峰

最高点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学高峰

雷霆

(1) 疾雷

响振雷霆动九天

(2) 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

大发雷霆

雷霆之怒

白龙

(1).传说中白色的龙。《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於东方,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以庚辛杀白龙於西方,以壬癸杀黑龙於北方。” 唐 孙处士 《送青城丈人酒》诗:“深羡 青城 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三年,麟见 永泰 ,白龙见 卭江 。”《清史稿·灾异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阳 白龙见。”

(2).形容奔腾直泻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诗:“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 宋 朱熹 《次观瀑布韵》:“快泻苍崖一道泉,白龙飞下鬱蓝天。”

(3).神话中的河神。

(4).传说 伏羲 时的刑官名。《唐律疏议·名例序》:“昔白龙白云,则 伏牺 轩辕 之代。”

(5).即 白龙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 白龙 ,遥闻公主愁黄鹤。”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 白龙 。”参见“ 白龙堆 ”。

仙风

神仙的风致。形容人的潇洒。 明 伍馀福 《苹野纂闻·尹髼头》:“见者以其童颜鹤髮,有仙风,争延致之。”参见“ 仙风道骨 ”。

肌骨

(1).肌肉与骨骼。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 莽 身,支节肌骨臠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宋 欧阳修 《秋声赋》:“其气凛冽,砭人肌骨。”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白云泉》:“行游渴甚,取泉水连啜数甌,喉吻润而肌骨清矣。”

(2).犹胸臆。常指内心深处。《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之怨疾,将刻肌骨。”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覬南方之行李,时枉笔墨,特赐教诲,不惟增疎贱之光明,抑实得以刻心思,铭肌骨,而佩服矜式焉。”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心胸

犹“心中”,“内心”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千劫

(1).佛教语。指旷远的时间与无数的生灭成坏。劫,梵语kalpa的音译。 唐太宗 《圣教序》:“无灭无生歷千劫。”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如以蜜説甜,众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无穷尽。” 明 袁宗道 《杂说》:“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繫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

(2).现多指无数灾难。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千劫万难。

莽莽

(1) 草木茂盛的样子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广阔;范围非常宽广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云南

中国西南边境的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省会昆明。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全境多山,高差很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水力资源丰富,矿产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锡产量全国第一,铜、铅、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

长啸

(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响振

响声振动。 汉 王粲 《七释》:“《巴渝》代起,鞞鐸响振。”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姚勉,朝代:宋代
    湖面轻烟起,前山渐不分。钟声连寺答,人语隔船闻。吟客衣生月,归僧笠带云。及城门未掩,灯火已纷纷。
  • 作者:安麐,朝代:宋代
    雾鬓烟鬟彷佛梳,老翁指点说三姑。娉婷不嫁非无意,谁是人间大丈夫。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来来去去山中人,识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於何处著根尘。
  • 作者:王柏,朝代:宋代
    秋至百芳歇,篱边佳 * 。遥思古节士,爱此黄华蕃。我生千载下,恨不相同看。丛丛夜气厚,晓叶千珠漙。中表自芳润,对花发长叹。真固非素积,动色形豆箪。悠然露真意,犹云欲忘言。渊明一寸心,细嚼供晨餐。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於世转参差。移床独卧秋风里,静看蜘蛛结网丝。
  • 作者:杨亿,朝代:宋代
    风流华省含香客,籍甚先朝奏赋人。竹使三年劳佐郡,柳堤千里待行春。文园避事心长笑,天禄讎书鬓渐新。帝念河渠在封部,物缘经义委名臣。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礼血乐成,祖考来格。有严有翼,天子孝德。臣工在庭,罔不祗饬。玉爵之华,絷如弗克。
  • 作者:吕端,朝代:宋代
    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 作者:蔡沆,朝代:宋代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鹤鸣双剑动,宠喷紫霄寒。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 作者:释了一,朝代:宋代
    礼佛无端撞赵州,却将知见作冤讐。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飞水自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