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玄黄不真原文 诗词名句

玄黄不真

作者:释智愚 朝代:宋代

玄黄不真原文

万物自全璧,蒙庄安可刘。
月高松影细,风急雁行低。
谁把丹青入,难将竹帛题。
寒山应笑我,携手职云泥。

诗词问答

问:玄黄不真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愚
问:玄黄不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愚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愚名句大全

释智愚玄黄不真书法欣赏

释智愚玄黄不真书法作品欣赏
玄黄不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全璧

比喻完整而无缺损的东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缘其书目,广求之,始为全璧,未可为此刻误也。”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然拜读原诗,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蒙庄

指 庄周 。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彼 蒙庄 兮何人!予独累叹而长吟。”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七:“快哉《逍遥游》, 蒙庄 真达生。”参见“ 蒙吏 ”。

松影

松树的树阴。 唐 白居易 《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 尹廷高 《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 刘基 《题赵文敏公画松》诗:“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竹帛

(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云泥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矫慎》:“﹝ 吴苍 ﹞遗书以观其志曰:‘ 仲彦 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云在天,泥在地。后因用“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云泥已殊路,暄凉詎同节。” 唐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诗:“寂寞想 章臺 ,始叹云泥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尧曰篇一》:“抑既为人心矣,其视道心有云泥之隔,而安能有过于道心者乎?”后因亦用“云”尊称他人,用“泥”谦称自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检开票子看那来信,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两三行字。写的是:屡访未晤,为悵!僕事,谅均洞鉴……今午到关奉謁,乞少候。云泥两隐。”云泥两隐,指把受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都隐去不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斜斜整整暗江湾。蓑笠有无间。应与君家却暑,冷看白满群山。想来何处,金炉焰兽,玉斝酡颜。好是溪涵寒影,山影一棹人还。
  • 作者:李弥大,朝代:宋代

    试与问秦汉,人家总不知。

    餐霞云窦冷,卧月石床攲。

    流水天常洗,桃花春自迟。

    年年深洞里,闲着一枰棋。

  • 作者:郑清之,朝代:宋代
    暇日棋书六一翁,锦樯丝辔与春逢。年时豹尾车中望,山色有无知几重。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柴扃常自闭,淡泊守园庐。晨有客来访,裹饭如桑舆。世事不欲论,幽怀咏唐虞。蚩尤作五兵,轩辕力诛除。战伐从此邕,祸患引八区。兹事伤我心,何由返古初。我辈惜榆景,来往莫相疏。
  • 作者:陈宓,朝代:宋代
    嘉定己卯岁,正月十七朝。新春才五日,大雪滂以飘。缤纷七昼夜,冷气充层霄。朔风搅宇宙,爆耳惊秋潮。大厦作小舫,轻舠想浮摇。江湖本浩荡,星渚尤多飚。常时尚闭户,此日寒殊骄。行人泊前岸,只尺万里遥。谁言民窭贫,积此珠与瑶。冻死不敢恨,千山长禾苗。蝗螟永入地,疠疫仍潜消。我得一笑归,还家诧渔樵。作诗纪事实,持付村童谣。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 作者:袁说友,朝代:宋代
    小折霜林半壁间,春风日日付毫端。秋高为借横斜影,留与吾师岁晚看。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早晚天书下紫泥,如今人物擅三挤。才华好自銮坡进,诗思休从蝶梦迷。深院日迟黄鸟啭,长桥风软绿杨低。春容不用相撩拨,老去心情似木鸡。
  • 作者:孔武仲,朝代:宋代
    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