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赋得鸿渐于陆(得时字五言八韵江宁试士子题原文 诗词名句

赋得鸿渐于陆(得时字五言八韵江宁试士子题)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懿彼三同鸟,玩兹上九辞。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胎产则诚幻,天冲或有时。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

诗词问答

问:《赋得鸿渐于陆(得时字五言八韵江宁试士子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2. 得时字五言八韵江宁试士子题

参考注释

三同

(1).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为馆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章子厚 与 晁 秘监 美叔 ,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为馆职,常以‘三同’相呼。 元祐 间, 子厚 有诗云:‘寄语三同 晁秘监 ’,寄语乃谓此也。”

(2).指干部和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 刘大柱 笑眯了眼睛,替妹妹介绍道:‘这是 冯均 同志,在我家三同的。’” 陈卓乾 《两颗流弹》:“ 王书记 作了几点指示:要加强三同,做贫雇农的知心朋友。”

上九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文言》释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黄节 《李氏<焚书>跋》:“ 龙谿 之学一传而为 何心隐 ,再传而为 卓吾 。故 卓吾 论 心隐 ,尊以为上九大人。”

(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太平御览》卷九九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

(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 下九 ”。

天冲

星名。《晋书·天文志中》:“七曰天衝,出如人,苍衣赤头,不动。见则臣谋主,武卒发,天子亡。”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凫乙

《南齐书·高逸传·顾欢》:“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 越 人以为鳬, 楚 人以为乙,人自 楚 越 ,鸿常一耳。”乙,燕子。因以“鳧乙”并称,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各执己见。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颙书》:“皇有三而道无二,鳧乙之交,定者鸿乎,吾所以直其绳矣。”

毳毛

鸟兽所生细密之毛。《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郑玄 注:“毳毛,毛细縟者。”《汉书·晁错传》:“夫 胡 貉 之地……鸟兽毳毛,其性能寒。”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

矰缴

(1).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晋 陶潜 《归鸟》诗:“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程善之 《赠陈子松藤》诗:“有时化作比翼禽,无奈矰缴长相寻。”

(2).比喻暗害人的手段。《后汉书·袁绍传》:“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矰缴充蹊,阬穽塞路。”《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嗟忧患之易结,嘆矰缴之难违。” 清 吴伟业 《哭志行》诗:“要路示指踪,党人罹矰缴。”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观国

指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宋书·孝武帝纪》:“内难甫康,政训未洽,衣食有仍耗之弊,选造无观国之美。”《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郑德基 《赠隐者》诗:“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

来思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出车》:“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朱熹 集传:“《采薇》之所谓来,戍毕时也。此诗之所谓来,归而在道时也。” 高亨 注:“思,语气词。”后以“来思”表示回来、归来的意思。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词:“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徐元杰,朝代:宋代
    疏烟落日路三叉,败叶乾风屋数家。场圃毕工梁月出,傍檐红女绩丝麻。
  • 作者:郑清之,朝代:宋代
    香粟飞从月姊边,秋花无数总饶先。清芬肯作椒兰观,雅韵羞陪粉黛妍。点就金丹筛雨露,染成玉骨跨神仙。余芳更孕青青子,相伴寒梅到雪前。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弗雨过旬日,宜旸果是佳。

    婪炎未全退,涤热又兴怀。

    夜澍朝晴好,秋凉爽气皆。

    量田寸馀润,荞菜亦称谐。

  • 作者:李百药,朝代:唐代
    神池望不极,沧波接远天。仪星似河汉,落景类虞泉。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差池下凫雁,掩映生云烟。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税马金堤外,横舟石岸前。羽觞倾绿蚁,飞日落红鲜。积水浮深智,明珠曜雅篇。大鲸方远击,沉灰独未然。知君啸俦侣,短翮徒联翩。
  • 作者:灵澈,朝代:唐代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 作者:释心月,朝代:宋代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有耳皆闻,何独观音。如是而知,如是而觉。面目现前,超诸余学。
  • 作者:孔武仲,朝代:宋代
    蜚尘冥冥逐马尻,辚辚牛车何太劳。春霜十日似妥帖,稍晴仍复起波涛。非徒渐渍襟领黑,复且侵凌宫殿高。吁嗟性地本安静,何乃纷扰争雄豪。祗忧飞尽到坤轴,万怪菌蠢难藏韬。愿回河淮作沟渎,贯穿城郭还周遭。分衢洒扫万丁力,常遣莹定无秋毫。身微愿大恐难副,有如画钓搴鲸鳌。弹冠振衣但随欲,寄身此境何由逃。
  • 作者:释了惠,朝代:宋代
    四序暗推迁,钵盂口向天。止余三十日,便是一周年。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六月南方缺雨时,漕稽因奏屡畴咨。

    幸闻建业恩膏渥,兼悉庐江涸壤滋。

    起槁回枯可遍及,翻犁罢戽略嫌迟。

    其成灾处应勤恤,勖以叮咛俾妥为。

  • 作者:先秦无名,朝代:先秦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