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和阗玉仿汉兽耳洗原文 诗词名句

题和阗玉仿汉兽耳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和阗玉仿汉兽耳洗原文

夏商无洗器,有自姬周始。

量材仿汉制,汉亦千年矣。

师古祛今俗,是吾乃所以。

复思洗之义,系辞已标旨。

蓍圆而卦方,圣人以心洗。

方知圆则神,高下有定理。

温润以为质,圆神以为体。

藏密有沃心,探赜愿修已。

诗词问答

问:题和阗玉仿汉兽耳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和阗玉仿汉兽耳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

2. 夏商以前无洗至周始有之博古图所载诸洗亦始自周且云古者天地左海故洗当东荣

参考注释

有自

(1).有其原因。《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陈鼓应 今注:“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2).有其来处。《元史·后妃传二·显宗宣懿淑圣皇后》:“阴功久积,衍圣绪於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 茅盾 《子夜》十一:“ 刘玉英 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十七岁前读过几年书……对于交易所证券市场的经络,那她更是‘渊源有自’。”

姬周

周 朝。《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未若 姬周 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皇世语言简朴,或徒有义训,未造正文。逮及 姬周 ,则有一训而数文者。”

量材

见“ 量才 ”。

汉制

汉 代的制度。 汉 制因循 秦 制。 汉 初, 萧何 定律令, 韩信 定军法, 张苍 定历法及度量衡, 叔孙通 定礼仪, 汉 朝制度很快建立起来。《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晋书·职官志》:“ 孙吴 、 刘蜀 ,多依 汉 制,虽復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师古

效法古代。《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 説 攸闻。”《宋书·礼志一》:“师古而不适用, 王莽 所以身灭。”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学多师古,志在济时。”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定理

通过理论证明能用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

温润

(1) 指人的性情、言语温和

性情温润

(2) 温暖湿润

气候温润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沃心

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探赜

探索奥秘。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应变知微,探賾赏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尝欲求善笛而问之未暇,当有因余言而探賾者,律庶乎復显矣。”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三復探賾,统归於浑成。” 清 顾炎武 《赠萧文学企昭》诗:“晚得逢 萧君 ,探賾穷 鲁 汲 。”参见“ 探賾索隐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高道宽,朝代:元代
    药无穷,频收采。丹鼎纯烹,一味通三昧。万法都无真个会。清静家风,最上为精粹。付知音,偏可意。开口参同,方外生智慧。乾里圆明添活计。了见之时,衲被蒙头睡。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东坡海上无消息,想见惊帆出浪花。三十年来世三变,几人能不变鹑蛙。
  • 作者:冯延巳,朝代:唐代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 作者:翁孟寅,朝代:宋代
    月高楼外柳花明。单衣怯露零。小桥灯影落残星。寒烟蘸水萍。歌袖窄,舞鬟轻。梨花梦满城。落红啼鸟两无情。春愁添晓酲。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江声六月撼长堤,雪岭千重过屋西。一叶轩昂方断渡,南堂萧散梦寒溪。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檐卜香。邻人渐熟容赊酒,故客亲留为种蔬。住稳不论归有日,船通何患出无车。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堕江烟。床头复有三升蜜,贫困相资恐是天。
  • 作者:释云岫,朝代:宋代
    丹桂联芳贵一门,往来时得细论文。青黄又见三年别,望白岩山海气昏。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三间敞榭步檐巡,风物如秋总畅神。

    借问其炎何以却,香山七字早知津。

  • 作者:周贺,朝代:唐代
    南行随越僧,别业几池菱。两鬓已垂白,五湖归挂罾。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去此应无事,却来知不能。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 作者:钱起,朝代:唐代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