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定风波(双调)原文 诗词名句

定风波(双调)

作者:张先 朝代:宋代

定风波(双调)原文

素藕抽条未放莲。
晚蚕将茧不成眠。
若比相思如乱絮。
何异。
两心俱被暗丝牵。
暂觉欲归还是恨。
莫问。
有情谁信道无缘。
有似中秋云外月。
皎洁。
不团圆待几时圆。

诗词问答

问:定风波(双调)的作者是谁?答:张先
问:定风波(双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定风波(双调)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先名句大全

张先定风波(双调)书法欣赏

张先定风波(双调)书法作品欣赏
定风波(双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抽条

(1).长出枝条。 宋 张先 《定风波》词:“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这样宝地,简直把车杆插下去,都会抽条开花呢!”

(2).长身材。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儿子那年才十四五岁,还没抽条,个子不高。”

(3).形容长得瘦长。 克非 《春潮急》三九:“ 铁鸡公 一家人兴奋地吃着早饭的时候,有个抽条个儿、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走进了梨儿园。”

(4).体积缩小。多用于某些食品。《实事白话报》1931.11.20:“分量与中饽饽不差上下,后来因为油、糖、面一贵,渐渐的也就往下抽条。”

晚蚕

夏蚕。 唐 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宋史·儒林传一·孔维》:“晚蚕利薄,始及卒岁之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原蚕》﹝集解﹞引 苏颂 曰:“此是重养者,俗呼为晚蚕。”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两心

(1).异心;二心。《荀子·解蔽》:“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上怒,召 嘉 诣尚书,责问以相等前坐不尽忠,外附诸侯,操持两心,倍人臣之义。” 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时歌·秋歌》:“镜中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2).彼此之心;双方的思想。 汉 焦赣 《易林·大过之小过》:“两心相悦,共其柔筋。”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再经 邓九公 年高有德,出来作这个大媒,姑娘纵然不便一诺千金,一定是两心相印。”

丝牵

又称“牵丝”,“游丝”,“引牵”,“引带”。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在先后笔画之间留有纤细痕迹。

点画间有纤细如丝的痕迹,用笔则显得挺健利落,可产生上下呼应,笔意贯通的艺术效果。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谁信道

谁料到。 宋 葛立方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词:“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宋 罗椿 《酹江月·贺杨诚斋》词:“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婆婆听,我拜启:随娘往 东岳 去,谁信道得中途,驀忽娘倾弃。”

无缘

(1) 人与事物或人与人之间没有碰到一起的可能性,为迷信说法

相见无缘

(2) 无由

有似

类似;如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宋 张先 《定风波》词:“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皎洁

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秋月皎洁

团圆

亲属团聚,多指夫妻久别相聚

骨肉团圆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戈涢,朝代:清代

    相对话淫潦,愁阴何日开。

    惊闻茶鼎沸,又道雨声来。

    屋避床床漏,阶封步步苔。

    农家方望岁,妇子倍增哀。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北窗赏新晴,睡美正清熟。

    竹鸡断幽梦,朦胧不能续。

    卧闻故人家,山茶已出屋。

    欣然一命驾,妍暖快僮仆。

    千朵鹤顶红,染此一丛绿。

    坐客例能诗,秀句抵金玉。

    携过回龙寺,扫壁为君录。

    逸笔作波险,攲斜不可读。

    坐惊殷床钟,暮色眩双目。

    入关更清兴,市井乱灯烛。

    人生分万途,称心良易足。

    时平且行乐,馀宾非所欲。

  •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代
    天意未教秋老,花容剗地宜霜。酒肌红软玉肌香。不与梨花同样。来伴孙郎小宴,临风为舞霓裳。更深绿水照红妆。便是采莲船上。
  • 作者:史弥宁,朝代:宋代
    湘山诗眼两争高,醉墨淋浪湿斗杓。说似元龙彻栏楯,恐妨纵武上曾霄。
  • 作者:潘正夫,朝代:宋代
    岭开越峤通交趾,路转荆门入九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簇黄缬绛不须裁,织自女夷神杼来。

    封十八姨善相妒,纱罗消得锦成堆。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山馆因何名听鹂,梨园兹向奉慈嬉。

    十年忽讶未临此,一晌那能弗怅斯。

    却是金衣仍夏唱,岂欣纱牖以时披。

    谁知假借称原幻,戴句无端引我悲。

  • 作者:翁承赞,朝代:唐代
    蓬莱宫阙晓光匀,红案舁麻降紫宸。鸾奏八音谐律吕,凤衔五色显丝纶。萧何相印钧衡重,韩信斋坛雨露新。得侍丹墀官异宠,此身何幸沐恩频。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冬日山居好,随家丰俭宜。果成猿种核,薪落鹤巢枝。梅见天机早,菊知霜信迟。读书年不和,任汝眼昏眵。
  • 作者:陈杰,朝代:宋代
    伸脚踏胡地,开口吃汉天。见天不见雪,况辨雪与旃。胡人不敢杀,谓是不死仙。汉庭方求不死诀,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旃夹雪。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