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虞俦的《自叹》
全文:
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
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
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
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对策
(1) 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商量对策
(2) 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 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 魏 曹操 《清时令》:“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 唐 岑参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慙清时。”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清时低赁 伯通 廡,残年高枕 瞿曇 书。”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蕴藉
含而不露
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后汉书·恒荣传》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虞俦名句,自叹名句
猜你喜欢:
- 依韵和张文通寺丞寄鲜于子骏职方强至〔宋代〕
-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梅尧臣〔宋代〕
- 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方回〔宋代〕
- 江城子元好问〔金代〕
- 御试后进诗王贞白〔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