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谒柱山会禅师》
全文: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
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
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
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
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
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
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觉路
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证入
佛教语。谓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水浒传》第九七回:“席间 公孙胜 对 乔道清 説:‘足下这法,上等不比诸佛菩萨累劫修来,证入虚空三昧,自在神通。’” 明 宋濂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沙门年既壮,出游丛林,歷叩诸师,久未能证入。”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非如 王先生 字字皆解脱门,既得者读之足以印心,未得者读之足以证入也。”
便门
(1) 建筑物的旁门或主要大门的副门
(2) 指装在大门上成为大门的一部分或设于大门旁边的小门
忏悔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决心悔改
刘禹锡名句,谒柱山会禅师名句
猜你喜欢:
-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佚名《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 西江月谭处端〔元代〕
-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陆游〔宋代〕
- 安仁夜泊寄立朝立虞诸叔佘翔〔明代〕
- 待月亭乾隆〔清代〕
- 春日薛仲庚〔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