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五君咏题钱选画即效颜延年体竹林之游名艳典午延之著咏黜山王而标以五君其三·刘伶》
全文:
沛国更不羁,陶陶忘所以。
鹿车散漫游,寤寐视生死。
心醒身任醉,器度谁能揣。
不听妇儿言,粗论含至理。
参考注释
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侯 不听左右, 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 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2).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3).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 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粗论
粗略论述。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乾隆名句,五君咏题钱选画即效颜延年体竹林之游名艳典午延之著咏黜山王而标以五君其三·刘伶名句
猜你喜欢:
-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鞅《商君书·算地》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程登吉《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 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荀子《荀子·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