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张达的《杂言·其六》
全文:
泰伯耻剪商,泯踪去宗国。
文王有天命,终不失臣职。
小心日寅畏,羑里闻演易。
惟彼至德称,宣尼诚感激。
参考注释
宗国
(1).同姓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孟子·滕文公上》:“ 然友 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 鲁 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赵岐 注:“ 滕 鲁 同姓,俱出 文王 。 鲁 , 周公 之后; 滕 , 叔绣 之后。”《魏书·司马德宗传》:“ 元显 自为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十六州,本官悉如故;封子 彦章 为 东海王 ,食 吴兴 四万餘户,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 鲁 弔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
(2).犹祖国。亦兼称国家,朝廷。《左传·哀公八年》:“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 杜预 注:“ 輒 , 鲁 公族,故谓之宗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使羣小人不阿罔,则宗国岂至是。”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第一:“况当今日天子蒙尘,宗国岌岌之顷,有何可祝?”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如古贤人,能播将来之佳果於今兹,移有根之福祉于宗国者,亦不能不要求於社会,且亦当为社会要求者矣。”
张达名句,杂言·其六名句
猜你喜欢:
-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弟子《论语·学而篇》
- 强龙不压地头蛇。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五回》
-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 镜换杯白居易〔唐代〕
- 赵开府访霞谷次韵谢之释智愚〔宋代〕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苏轼〔宋代〕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苏轼〔宋代〕
-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司马光〔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