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彭汝砺的《到慈湖九江有感·其一》
全文:
昔赴长沙幕,初经彭蠡湖。
所天正强健,此地稍踟蹰。
杖屦今何在,溪山祇自如。
白头双血泪,一夜落深蒲。
参考注释
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山祇
山神。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山祇蹕嶠路,水若警沧流。” 唐 张说 《喜雨赋》:“復有送山祇於鬱岛,迎海若於葛川。” 宋 梅尧臣 《答永叔寄篆字》诗:“公疑鸟迹踏苍崕,山祇爱惜将有以。”
自如
(1) 没有障碍地;不受约束地
(2) 活动或操作灵活自然
彭汝砺名句,到慈湖九江有感·其一名句
猜你喜欢:
- 杏香花邵雍〔宋代〕
- 诋燕王令〔宋代〕
-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其七李孙宸〔明代〕
- 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即事成近体乾隆〔清代〕
- 白沙亭逢吴叟歌韦应物〔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