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造的《赠郭高叔三首》
全文:
护香深合写乌丝,有底朱楼望得知。
与问天津倚栏客,庸非青琐窃桃儿。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乌丝
(1).黑丝。《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综 后在 徐州 ……常阴服微行,著乌丝布帽。”
(2).即乌丝栏。 唐 罗隐 《谢江都郑长官启》:“保持所切,已高黄绢之名;传写可知,旋长乌丝之价。” 宋 梅尧臣 《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诗:“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元 周德清 《蟾宫曲·送客之武昌》曲:“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清 吴伟业 《题鸳湖闺咏》:“ 石州 螺黛点新粧,小拂乌丝字几行。”参见“ 乌丝栏 ”。
有底
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朱楼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唐 白居易 《骊宫高》诗:“高高 驪山 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潘用中 始初见对面楼上画阁朱楼,好生齐整。” 清 龚自珍 《洞仙歌》:“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絶依倚。”
得知
从…知道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
陈造名句,赠郭高叔三首名句
猜你喜欢:
-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说林训》
-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