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祁顺的《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二十三·平越伸冤》
全文:
虞典钦恤具,周书敬慎存。
明刑此为准,所贵多平反。
平越有死狱,公为伸其冤。
灯前求生意,笔底回春温。
于门日高大,阴德遗子孙。
参考注释
明刑
(1).明确的法令。《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毛 传:“刑,法也。”《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2).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 郑玄 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衺恶之状,著之背也。”
(3).严明的刑罚。《荀子·议兵》:“雕雕焉县贵爵重赏於其前,县明刑大辱於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 唐 白居易 《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请用子荫赎罪甲怒不许判》:“旋观怨偶,遽抵明刑。”
(4).指严明刑罚。 宋 李纲 《谢落职依旧宫祠居住表》:“辅相失职,宜即明刑。天地有容,祗从薄责。”
(5).谓以刑法晓喻民众。《南史·宋纪上·武帝》:“阜财利用,繁殖黎元,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
平反
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
祁顺名句,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二十三·平越伸冤名句
猜你喜欢:
-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说林训》
-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吕不韦《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 颂证道歌证道歌释印肃〔宋代〕
- 题汪伯时家藏颜鲁公书裴将军帖袁说友〔宋代〕
- 兰室乾隆〔清代〕
-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项安世〔宋代〕
- 观静江山水呈陈鲁叟漕使戴复古〔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