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汪礼约的《读史二首·其二》
全文:
荆卿挟匕首,身死膏秦庭。
子房奋狙击,千载扬高名。
功成绩乃著,身败名俱倾。
伉侠岂殊调,惜哉谁谅情。
易水风萧萧,至今流不平。
参考注释
荆卿
(1).即 荆轲 。《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者, 卫 人也……之 燕 , 燕 人谓之 荆卿 。”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聂政 感惠而屠葅, 荆卿 絶臏以报 燕 。” 北周 庾信 《咏怀》之十:“ 李陵 从此去, 荆卿 不復还。” 宋 陆游 《东屯高斋记》:“嗟乎,辞之悲乃至是乎! 荆卿 之歌, 阮嗣宗 之哭,不加於此矣。”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四:“ 荆卿 适 秦 时,白虹贯阳精。”
(2).指行险之人。 梁启超 《上粤督李傅相书》:“公试一自思,即尽其全力为若曹作 荆卿 ,於公何利焉?”
匕首
(1) 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挟匕首以备不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
(2) 又
图穷而匕首见
秦庭
秦 朝。亦借指 秦 地 长安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畏 南山 之雨,忽践 秦 庭;让 东海 之滨,遂餐 周 粟。”《晋书·符坚载记上》:“我本出将归 江 南,遭时不遇,陨命 秦 庭。”
汪礼约名句,读史二首·其二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