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耒的《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
全文: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
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
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
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
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
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咤。
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
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功名有命何足求,富贵无常求亦乍。
隋珠弹雀虽有获,纤尘未补千金价。
我于世事甘不学,久师壁观依僧社。
辱君指我曹溪源,行虽未至宁辞驾。
君如有志反丘壑,我即求田买桑柘。
卜邻丈室听谈禅,更问老农求学稼。
参考注释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得当
(1) 符合道德、伦*理或社会的标准的
得当的措施
(2) 避免浪费或奢侈的;节约的
每一分税钱都必须使用得当
重惜
十分珍惜。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陛下安得不以俭约为师,奢靡为戒,重惜国用,以狥民之急。”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悲咤
亦作“ 悲诧 ”。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李善 注:“吒,叹声也。”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宋 梅尧臣 《送曼叔襄城尉》诗:“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
张耒名句,赠马十二全玉沿檄过楚顷刻而别名句
猜你喜欢: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范晔《后汉书·列传·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孙冕〔宋代〕
- 贺皇太子生辰王炎〔宋代〕
- 夜夜曲沈约〔南北朝〕
- 练川杂诗四首·其二张仲深〔元代〕
-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戴表元〔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