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元稹的《遣行十首》
全文: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
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
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十五年前事,恓惶无限情。
病僮更借出,羸马共驰声。
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
小年辛苦学,求得苦辛行。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
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
相兄亦相旧,同病又同声。
白发年年剩,秋蓬处处惊。
不堪身渐老,频送异乡行。
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
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遇适尤兼恨,闻书喜复惊。
唯应遥料得,知我伴君行。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
八年身世梦,一种水风声。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更悲西塞别,终夜绕池行。
褒县驿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钟声。
云水兴方远,风波心已惊。
可怜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
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
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闻道阴平郡,翛然古戍情。
桥兼麋鹿蹋,山应鼓鼙声。
羌妇梳头紧,蕃牛护尾惊。
怜君闲闷极,只傍白江行。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芦管
(1).芦苇的茎。《水浒传》第五六回:“ 时迁 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櫺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2).即芦笳。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 元稹 《遣行》诗之九:“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参见“ 芦笳 ”。
羌笛
羌族簧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竹鸡
亦作“ 竹鷄 ”。鸟名。形似鹧鸪而小,上体橄榄褐色,胸部棕色多斑。多生活在竹林里。 唐 章碣 《寄友人》诗:“竹里竹鸡眠蘚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鷄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竹鸡》:“竹鷄生 江 南 川广 ,处处有之,多居竹林。形比鷓鴣差小,褐色多斑,赤文。其性好啼,见其儔必鬭,捕者以媒诱其鬭,因而网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路那边山上的刺蓬里,扑扑地飞起一只麻灰色肥大的竹鸡。”
元稹名句,遣行十首名句
猜你喜欢:
- 饥则附人,饱便高飏房玄龄《晋书·载记·第二十三章》
-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吴兢《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六五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