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雷渊的《叔献兄归隐崧山有诗见及依韵奉寄》
全文:
几百千年一敬通,飘飘归袂振孤风。
平生自处神明在,衰俗无从议论*公。
韶箾向来仪彩凤,弋矰何苦慕冥鸿。
他年杖屦相寻处,三十六峰云雾中。
参考注释
韶箾
舜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 杜预 注:“ 舜 乐。” 孔颖达 疏:“ 杜 不解‘箾’义,‘箾’即‘簫’也。《尚书》曰:‘《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云《韶箾》,即彼《簫韶》是也。 孔安国 云:言簫,见细器之备也。盖《韶》乐兼簫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 汉 马融 《长笛赋》:“上拟法於《韶箾》、《南籥》。”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彩凤
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弋矰
亦作“ 弋繒 ”。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 元 李献能 《四皓》诗:“弋繒安足致冥鸿,自是兼怀翊赞功。”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孤跡似鸿冥,心尚防弋矰。”
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冥鸿
(1).高飞的鸿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2).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市门,学道此山侧。”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唐 李贺 《高轩过》诗:“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诗:“斥鷃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雷渊名句,叔献兄归隐崧山有诗见及依韵奉寄名句
猜你喜欢:
-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佚名《易传·象传上·大有》
-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李毓秀《弟子规·出则弟》
-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 赠术者曾丰〔宋代〕
- 云庵生辰十一首(原注:后有政和二年琼南时作。)·其八释德洪〔宋代〕
-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东亭,或题杜司户亭子)贾岛〔唐代〕
- 榆林郡歌王维〔唐代〕
- 早起即事薛嵎〔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