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怀深的《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二》
全文:
腊月二十五,拄杖二十五。
灯笼二十五,拂子二十五。
普请栽菜上堂,焦别无见解,且学古人栽菜。
若还总不生根,也是诸人有彩。
无端跂死禅和,只要硬守疆界。
忽然筑著磕著,便见草贼大败。
大凡履践此事,须要自由自在。
从教土面灰头,不怕风吹日晒。
老来意在钁头漫,家风自有通人爱。
参考注释
灯笼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拂子
(1).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仁宗 当暑月不挥扇, 镇 侍 邇英阁 ,尝见左右以拂子祛蚊蝇而已。”《隋唐演义》第三回:“左右女婢数人,也有执巾櫛的,也有擎香炉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两边侍立。”
(2).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龟兹部》:“戏有五方狮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
(3).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将拂子一挥,战舰都倒转了,礮火一一自打起来。”参见“ 拂尘 ”。
释怀深名句,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二名句
猜你喜欢:
-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刘向《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