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先的《山亭宴(湖亭宴别)》
全文: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
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
水际见鷖凫,一对对、眠沙溆。
西陵松柏青如故。
翦烟花、幽兰啼露。
油壁间花骢,那禁得、风吹细雨。
饶他此后更思量,总莫似、当筵情绪。
镜面绿波平,照几度、人来去。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断桥
(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空院落华深。”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断桥 ,又名 段家桥 ,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吴也仙》:“家住 西湖 断桥 北,緑杨深处有柴门。”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攀条
攀引或攀折枝条。《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宋 苏轼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张先名句,山亭宴(湖亭宴别)名句
猜你喜欢:
-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荀子·非相》
- 使能,国之利也。左丘明《左传·文公·文公六年》
-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丘明《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 重葺狮子园落成奉皇太后游览诗以志事乾隆〔清代〕
- 秋冬之间鄂渚绝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吐沫相濡黄庭坚〔宋代〕
- 题灵惠郑域〔宋代〕
- 问花白玉蟾〔宋代〕
- 送郑判官赴徐州(一作郎士元诗)皇甫冉〔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