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和答叶无咎》
全文:
百年一梦欲谁何,底事容心强揣摩。
便续渊明归去引,不题工部醉时歌。
故山已恐鹤相怨,陋巷何妨雀可罗。
多谢诗仙唤愁醒,簿书丛里少婆娑。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谁何
稽察诘问,喝问的意思
信臣精卒陈利而谁何。——汉· 贾谊《过秦论》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容心
犹言留心,在意。 宋 黄光大 《积善录》:“逆耳骨鯁之言,与世俗违者甚多,未觉有毁誉之私。能而公言在我,好恶在彼,吾何容心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故於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於丰,亦不容心於俭也。”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事不干己,是无所容心于其间的。”
揣摩
悉心探求
我始终揣摩不透他的意思
孙应时名句,和答叶无咎名句
猜你喜欢:
-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 随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刘向《说苑·杂言》
-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 知往日所往之非,则学日进矣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五六则》
- 古梅俞亨宗〔宋代〕
- 朝中措(约和卿、敬之持醪为文叔生朝)韩淲〔宋代〕
- 满庭芳(寿曾两府)元好问〔金代〕
- 乌夜啼(一有赋得字)白居易〔唐代〕
- 韩尚书南涧公之从弟德文为东广常平上幕丙寅曾丰〔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