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永佑寺瞻礼作》
全文:
层楼神御仰云天,午日当庭塔影悬。
祖德宗功诚浩浩,肯堂矧构益乾乾。
壁题幸有柔遐句,途况欣成穫麦篇。
新附更番逮朝觐,优恩三接例依前。
参考注释
新附
(1).新近归附。《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并 土新附, 习 以别部司马领 并州 刺史。”
(2).指新近归附的人。《后汉书·王梁传》:“从救 桃城 ,破 庞萌 等, 梁 战尤力,拜 山阳 太守,镇抚新附,将兵如故。”
(3).新近附入。 殷韵初 《<说文解字>前言》:“﹝ 徐鉉 ﹞增改之迹,约有五端……五、增加新附字。”
更番
轮流,替换
淫*虐的雨,凄厉的风和肃杀的霜雪更番的来去。——《一种云》
朝觐
(1) 指教徒拜谒圣像、圣地等
(2) 伊*斯*兰教用语,指伊*斯*兰教徒到麦加的朝拜
(3) 朝见
优恩
厚恩。《旧唐书·代宗纪》:“ 迴紇 叶护 王子率兵入助,勇冠诸蕃,上接以优恩,结为兄弟。”《宋史·许奕传》:“如欲更示优恩,则超转少傅。”
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依前
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乾隆名句,永佑寺瞻礼作名句
猜你喜欢:
- 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方回〔宋代〕
- 忆秦娥程垓〔宋代〕
- 送子卿还家奉亲陈谟〔元代〕
- 水调歌头佚名〔宋代〕
- 点绛唇 鸣鹤馀音卷之四丘处机〔元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