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郡邑閒无事,琴酒招呼二三子
许安仁 《游法轮院》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许安仁的《游法*轮院》
全文:
太行冈岭横漫漫,撑空一带云霞间。
巨鳌背负九州出,重重山上复有山。
高都城头见松岭,突兀双峰螺髻并。
招邀析城揖王屋,指顾硖石瞰天井。
萧萧枫叶满山秋,岩峦掩抱云林幽。
攀崖转壑路欹侧,虽有佛刹谁曾游。
年丰郡邑閒无事,琴酒招呼二三子。
题诗古壁赠山僧,略记衰翁曾到此。
参考注释
郡邑
府县。 唐 元稹 《茅舍》诗:“牧民未及久,郡邑纷如化。”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风尘催战鼓,郡邑走降书。”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郡邑久萧条,如患染肢肤。”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招呼
(1).用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唤。 唐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老残游记》第二十回:“派人到省城里招呼个大戏班子来,并招呼北柱楼的厨子来,预备留 老残 过年。”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我在屋子里招呼了一声,他竟没有听见。”
(2).招附;招抚。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肜 乃思所以离间二寇,以分其势。招呼 鲜卑 ,示以财利。”《三国志·蜀志·诸葛诞传》:“后 毌丘俭 、 文钦 反,遣使诣 诞 ,招呼 豫州 士民。”
(3).用言语、点头、招手、行礼等方式表示问候。《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羣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接二连三地跟从 元茂屯 出来的赶车的招呼,问长问短,应接不停。”
(4).照料;关照;照管。《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想着受主子恩典,又招呼了你这么大,撂下走了,天良何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我跟车间的姐妹说一声,有啥动静,她们会来招呼你的。” 李季 《五月端阳》三四:“几十里路上请医生,全村人招呼着一个伤员。” 赵树理 《小经理》:“你慢慢养着吧,不要着急,合作社的事情我暂且招呼几天!”
(5).接待;应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侄少爷来到,本该要好好的招呼;因为老爷今日出门……等老爷回来时,再请少爷来罢。” 叶紫 《行军掉队纪》五:“这山坳里十多家店家,就只有他家的生意兴盛。招呼好,饭菜好,并且还能够保险客人平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章:“ 剑平 的职务是站立柜台招呼顾客。”
(6).扶持;抬举。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九:“ 小元 他原来是你们招呼起来的人,只要 恒元 一倒,还有法子叫他变过来。”
二三子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许安仁名句,游法轮院名句
猜你喜欢:
- 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张廷玉《明史·列传·卷二十四》
- 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荀子《荀子·王霸》
- 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荀子·正名》
-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弟子《论语·述而篇》
- 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党怀英〔元代〕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二十二·门乾隆〔清代〕
-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白居易〔唐代〕
-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刘黻〔宋代〕
- 菊花天王哲〔元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