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翟思的《次董野迂焦山韵》
全文:
四面江光不住尘,中流拥护有波神。
画家点染图多赝,诗老形容语最真。
丹井泉来冰熨齿,石床云卧浪摇身。
碧桃湾里花狼藉,一夜狂风断送春。
参考注释
丹井
(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熨齿
使牙齿感到凉爽或寒冷。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诗:“緑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宋 梅尧臣 《和正月六日沉文通学士遗温柑》:“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一:“井在道旁观音寺,名列水品,色类牛乳,甘冷熨齿。”
石床
(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
(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殷孽》﹝附录﹞引 苏恭 曰:“石床……生钟乳堂中,采无时,钟乳水滴下凝积,生如笋状,久渐与上乳相接为柱也。”
云卧
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谓隐居。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元 倪瓒 《答徐良夫》诗:“云卧雨声集,庭树颯以秋。”
翟思名句,次董野迂焦山韵名句
猜你喜欢:
-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范晔《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 风水人间不可无,也须阴骘两相扶。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人心不足蛇吞象。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 金庭观李清叟〔宋代〕
- 风哀十首·其五李江〔明代〕
- 区彦斯茂对君玉携酒过中林访平子李之世〔明代〕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方回〔宋代〕
- 生查子(咏芹)高观国〔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