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佚名的《南乡子》
全文:
把酒对江梅。
个是花中第一枝。
冰雪肌肤潇洒态,须知。
姑射仙人正似伊。
东阁赋新诗。
惭愧当年杜拾遗。
月里何人横玉笛,休吹。
正是芳梢著子时。
参考注释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子时
旧式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
佚名名句,南乡子名句
猜你喜欢:
-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吕不韦《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 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来俊臣《罗织经·保身卷第七》
-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杨冠卿〔宋代〕
- 新勋侄宰松溪刘克庄〔宋代〕
- 孟津岁晚十首宋庠〔宋代〕
- 后池泛舟送王十杜牧〔唐代〕
- 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张耒〔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