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皎然的《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全文: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李令从。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李令从。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
——皎然。
遥城候骑来仍少,傍岭哀猿发无数。
——皎然。
心闲清净得禅寂,兴逸纵横问章句。
——李令从。
虫声切切草间悲,萤影纷纷月前度。
——李令从。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
——皎然。
与君出处本不同,从此还依旧山住。
——皎然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撩乱
(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云峰
亦作“ 云峯 ”。1.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2).状如山峰的云。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渤海 北岸,海水平静,直与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3).山名。在今 山东省 黄县 。 北魏 郑道昭 《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诗:“槃桓竟何为, 云峯 聊可息。”
赋诗
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金*瓶*梅》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水月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皎然名句,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名句
猜你喜欢: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佚名《易传·乾文言》
- 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来俊臣《罗织经·谋划卷第九》
-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