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朱鼎的《山坡羊》
全文:
冷飕飕寒风如箭。
夜凄凄寒砧捣练。
愁戚戚把金梭掷抛。
啁唧唧促织声如劝。
缀锦纹错综绪千万。
搅得奴心如麻乱夫。
未审何时。
重谐缱绻。
合:惓惓。
织就回文献九天。
悬悬。
织就寒衣送玉关。
老旦:眼睁睁倚门颙盼。
闷恹恹凭栏长叹。
软怯怯潦倒孤孀。
恨绵绵日暮桑榆短。
记别时曾与他密缝针线儿。
早期你衣锦荣里闬。
谁知道利绾名缰。
几见了星移物换。
合:堪怜。
授征衣为禦寒。
何年。
戏斑衣到膝前。
旦:乱纷纷西飞归燕。
嘹呖呖南来征雁。
杳茫茫信阻衡阳。
泪汪汪界破残妆面。
一寸心犹如系着千尺线。
柔肠百结牵萦绊夫。
你今恋着补衮荣华。
也索记牵丝的姻眷。
合:惓惓。
织就回文献九天。
悬悬。
织就寒衣送玉关。
老旦:思悠悠离情无限。
颦蹙蹙愁眉难展。
孑茕茕姑妇孤单。
扰攘攘触处遭兵难儿。
成就你黼黻经纶的手段。
休忘我教子将机断鸦噪介:呀。
乌鸦噪。
敢有甚么凶兆。
怯听鸦声。
当庭噪晚。
合:堪怜。
授征衣为禦寒。
何年。
戏斑衣到膝前末走上报介。
参考注释
记别
亦作“ 记莂 ”。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别品》:“佛復告菩萨 摩訶萨 :汝等欲见如来神力,化不思议道,法性纯熟,无男无女,善权义説,受女人身,无佛记别,魔释梵王无真实相,汝等欲知此四众者受别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尔时 那罗延 菩萨语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无生忍而受记别?’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诸凡夫法得受记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已於 恒 沙佛所,经受记莂。”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义书》:“ 南岳禪师 ,亲所记莂,説法第一,无以仰过。” 清 汪琬 《<洞庭诗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读书知名,长而遯之释氏。徧参尊宿,遂受记莂,为曹洞家(宗)大师。”
密缝
对布匹的裂缝进行密合
针线
(1) 针和线
针线包
(2) 缝纫刺绣等工作
做针线
朱鼎名句,山坡羊名句
猜你喜欢:
- 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荀子《荀子·君道》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天子》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