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胡祗遹的《阳春曲·春景》
全文: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
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参考注释
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酝酿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解决办法正在酝酿中
蜂儿
即蜂。 宋 韩琦 《柳絮诗》之二:“有时穿入花村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君归休矣吾忙甚,要看蜂儿趁晚衙。”《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时当正午,日影在窗,恰好屋里关住一个蜂儿,急切不得出去,碰得那窗欞儿咚咚作响。”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调和
(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胡祗遹名句,阳春曲·春景名句
猜你喜欢:
-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
-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五七则》
- 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王通《中说·卷四·事君篇》
-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六反》
- 过西林访玄峰道人(道人喜烧丹,自言不卧者十六年矣)李之世〔明代〕
-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张九龄〔唐代〕
-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一作初拜命酬丘丹见赠)崔峒〔唐代〕
- 捣练子侯善渊〔元代〕
- 安河杂咏·其三乾隆〔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