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观海潮作歌》
全文:
辛未观潮潮已奇,杭人犹称其力微。
丁丑观潮潮未至,作歌高楼聊纪事。
似神而非者曰三,逮兹三度潮真酣。
却非江楼观约略,创得乃在柴塘尖。
我阅柴塘筹禦海,讵图快览惊涛骇。
因缘大汛三月三,洪澜有若将子待。
跋马指东向盐官,一条银线天际看。
捲江倒海须臾至,迎来底藉江山船。
色犹未睹先闻声,礌硠磅磕輷匉訇。
徐行按辔揽其状,大哉观矣谁与京。
□毋弭节倏奔泻,并驱素车而白马。
淋淋汨汨浩汤汤,踰跇配藜白鹭下。
一空前此初遇奇,既欣旋复生愁思。
长茭厚石弗预固,秋来转瞬奚当之。
参考注释
跋马
(1).勒马使回转。《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建成 、 元吉 至 临湖殿 ,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胡三省 注:“跋马者,摇駷马衔,偏促一轡,又以两足摇鼓马腹,使之迴走。”
(2).骑马驰逐。 唐 严武 《巴岭答杜二见忆》诗:“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宋 王安石 《金明池》诗:“跋马未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宋 韩元吉 《六州歌头·桃花》词:“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东向
亦作“ 东乡 ”。亦作“ 东向 ”。1.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逸周书·王会》:“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嚮。” 孔晁 注:“此东向列次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宋 司马光 《祔庙议》:“若 太祖 已正东嚮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
(2).谓向东方进发。《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士卒皆 山 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见“ 东嚮 ”。
盐官
主管盐务的官员。始于 汉 代。《汉书·王尊传》:“太守察 尊 廉,补 辽西 盐官长。”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汉武帝 从豪强手中收回煮盐业,全国设立盐官。盐官多设在滨海地区。”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乾隆名句,观海潮作歌名句
猜你喜欢:
-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山有穴为岫。佚名《尔雅·释山》
-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其十二·德陵乾隆〔清代〕
- 寄子瞻舍人二首张耒〔宋代〕
-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阮瑀谢灵运〔南北朝〕
- 晓过新安江,望紫阳山怀朱元晦杨万里〔宋代〕
-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柳宗元〔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