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沈辽的《初创二山》
全文: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
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
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
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
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
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
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
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
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
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
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
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
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
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参考注释
诛茆
见“ 诛茅 ”。
容足
仅能立足,形容所处之地极狭小。《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魏书·司马衍传》:“ 嶠 復喻 侃 曰:‘ 苏峻 遂得志,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 唐 刘商 《与于中丞》诗:“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明 王世贞 《即事书怀》诗:“我自安排容足处,裁诗先属 太茅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从前我只道 上海 的地方不好,据此看来,竟是天地虽宽,几无容足之地了!”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司令部地本窄狭,办公人员仅能容足,来者皆集于门外。”
沈辽名句,初创二山名句
猜你喜欢:
-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刘向《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老子·道经·第五章》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刘禹锡〔唐代〕
- 秋思陆游〔宋代〕
- 寓目陈师道〔宋代〕
- 秋海棠何吾驺〔明代〕
- 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戴叔伦〔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