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吴琏的《元宵十三夜偶成(一)·其三》
全文:
归遁年经二十三,杖藜村北与村南。
乡童野叟不相识,窃问旁人始向参。
参考注释
归遁
避世隐居。遯,同"遁"。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吴琏名句,元宵十三夜偶成(一)·其三名句
猜你喜欢:
-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
-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公孙龙《公孙龙子·指物论》
-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灵岩何子举〔宋代〕
- 题宋元明集绘册·其十二·唐寅泼墨牡丹乾隆〔清代〕
- 韩吏部王令〔宋代〕
- 题郭伯成画竹道傍人家作雨势胡寅〔宋代〕
- 西江月王惟一〔元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