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蝉》
全文:
双树有鸣蜩,孤情伴寂寥。
自缘饱风露,不肯逐金貂。
驿路关门雨,斜阳浦岸潮。
年年行役处,为尔几魂消。
参考注释
双树
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
鸣蜩
蝉的一种,亦称秋蝉。体黑色,长一寸馀,翅色赭褐,脉黄色,胸腹部下被白*粉,鸣器小而成卵圆形,秋间日没时常长鸣不已。亦谓蝉鸣叫。《诗·豳风·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鸣蜩。” 毛 传:“蜩,螗也。” 孔颖达 疏:“《方言》曰: 楚 谓蝉为蜩, 宋 衞 谓之螗, 陈 郑 谓之蜋蜩, 秦 晋 谓之蝉。是蜩、蝉一物方俗异名耳。” 宋 范成大 《初归石湖》诗:“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 续范亭 《偕友游石屋烟霞并赏满觉垄初桂》诗:“湖平舞白鷺,树静隐鸣蜩。”
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王士祯名句,蝉名句
猜你喜欢:
-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周兴嗣《千字文·全文》
-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 怨词二首崔国辅〔唐代〕
- 冬至汪伯玉招集大函馆同屠长卿徐茂吴吴少君龙君御吴叔嘉汪仲淹仲嘉潘景升暨悦公得灯字佘翔〔明代〕
- 伤秋齐己〔唐代〕
- 野亭郭印〔宋代〕
- 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二首陆游〔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