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本才的《偈二首·其一》
全文:
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
四方八面绝遮拦,万象森罗齐漏泄。
参考注释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臮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虚空
心中无着落
迸裂
(1) 裂开而往外飞溅
火光迸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称“迸裂”
释本才名句,偈二首·其一名句
猜你喜欢:
-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安危》
-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陈继儒《小窗幽记·集灵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