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吴三乐的《嵩山高》
全文:
望嵩岳兮乃在伊,洛之浦箕颍之隈。
巃嵷万仞何奇哉,盘礡中原横九垓。
阴阳昏晓多变态,吐吞日月相萦回。
翠屏孤耸排丹嶂,二室东西宛相向。
诸峰却立如欲摧,削出芙蓉千万状。
紫峰高处从中起,瑶台绀宇白云里。
古松偃蹇不知年,溪流惟见石齿齿。
有峰六十信插天,森森剑戟白蜿蜒。
玉女青童递隐见,紫微黄盖生云烟。
上有三花之古树,下有百丈之飞泉。
晴空片片洒寒雪,飞萝悬泻如珠连。
我欲乘风到绝巅,恨无羽翰愁攀缘。
策杖徘徊日将午,倏忽阴雷散轻雨。
长风为我捲浮云,飞来倒挂岩前树。
振衣宛转陟层巅,四顾茫茫小寰宇。
神僧面壁人不知,仙子吹笙鹤自舞。
即欲举手探月窟,广寒彷佛见银阙。
醉把金壶餐绮霞,坐看玉镜邀明月。
入石室,卧云门,划然长啸如雷奔。
山鬼倚岩笑,山鸟绕树喧。
灵怪恍惚不可测,更从何处问真源。
君不见周家申甫原非偶,诗云岳降理或有。
又不见卢鸿岩下草生春,卜居偏傍洗耳人。
吁嗟乎。
灵山自是毓精英,古来高士留其名。
秀色揽结真堪挹,而我岂终轩冕者。
红尘白马竟何为,不如栖息此山下。
出山日落迷*烟雾,回首恐失桃源路。
他年倘得伴松筠,买山还许留诗赋。
参考注释
山鬼
(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清 洪亮吉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诗:“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3).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云笈七籤》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号於絶域。”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吴三乐名句,嵩山高名句
猜你喜欢: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
-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江城子(赋玉盘盂芍药寄意)周密〔宋代〕
- 晓月(时六月十九日)乾隆〔清代〕
- 用宇文龙图韵赠龙华印老李流谦〔宋代〕
- 守岁侍宴应制杜审言〔唐代〕
- 赐大学士福敏乾隆〔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