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十五·宋哲宗》
全文:
宣仁临朝持宪章,罢新法守仁宗旧。
辽戒守臣勿犯边,黎庶恬安宏在宥。
社饭之言屡丁宁,何不官家躬训授。
劝诸贤退类私爱,辑览曾评义宜究。
及帝亲政众顾望,首召刘瑗拒范奏。
小人乘之为报复,绍圣改元计已售。
绍圣非圣绍王蔡,群*奸则应帝诚陋。
驯致党祸终北宋,帝肇乱夫谁能救。
参考注释
社饭
旧时于社日以猪羊肉等美味食品铺于饭上,谓之社饭。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於饭上,谓之社饭。”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復存遗躅。”
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不官
(1).不担任官职。《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孔颖达 疏:“官谓分职在位者。”
(2).不任以官职。《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能行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3).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4).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照提者,因举照中另提立名,除应奏官员之外,有逃亡不官者,四项。”
训授
教授;传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义》:“后 西域 名僧多投止此寺,或传译经典,或训授禪法。” 宋 曾巩 《劝学诏》:“若训授无方而取舍失实,亦将论其罚焉。” 明 唐顺之 《章孺人传》:“至於训授诸子书,则缕缕竟朝夕,其语有外传所不能详者。”
乾隆名句,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十五·宋哲宗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