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陈镒的《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其八·午溪新堰》
全文:
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
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
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
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经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
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
参考注释
君相
(1).国君的上傧。《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君相入。” 郑玄 注:“惟君相入,客臣也;相不入矣。”
(2).国君与国相。《国语·晋语九》:“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君, 康子 ;相, 段规 。”
问劳
问候;慰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张安道 ﹞至殿上,见一道人临阶而坐。往就之,相问劳已,道人曰:‘ 张端明 入 蜀 ,今已再矣。’”《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揖客与语,言辞简当,问劳而已。”《明史·宋忠传》:“ 燕王 侦知之,急令其家人张故旗帜为前锋,呼父兄子弟相问劳。”
为作
(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
(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陈镒名句,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其八·午溪新堰名句
猜你喜欢:
-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