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慈云寺》
全文:
宛转杨柳陌,荒凉琉璃界。
栋梁靡孑遗,墙壁馀半在。
云昔香积厨,祝融偶不戒。
赤帜胜势张,水云下风拜。
焦烂无其人,一举致大败。
放参僧尽散,馀者三五辈。
借问四天下,有象孰无坏。
譬诸鸟栖林,林空鸟相背。
曲突善后计,彼方谓蒂芥。
道左冀檀那,识之尚未逮。
参考注释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乾隆名句,慈云寺名句
猜你喜欢:
-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弟子《论语·卫灵公篇》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史有三长:才、学、识。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列传·卷五十七》
-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商鞅《商君书·更法》
-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题宜照斋乾隆〔清代〕
- 临江仙山主〔元代〕
- 木兰花慢(游天师张公洞)张炎〔宋代〕
-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赵蕃〔宋代〕
- 已亥岁归过泉口紫芝山伤谨讲师戴表元〔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