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徵的《书故三司副使陈公亚之诗轴后(原注:款题元丰二年三月日。)》
全文:
破锦囊开玉振金,舍人胸次右丞心。
为时黼藻衣冠薮,与国丹青翰墨林。
慷慨似谁双舞剑,风流随处一歌琴。
燕贻苦志追先烈,子夏何须论浅深。
参考注释
为时
从时机或时间上看
为时只十有一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为时过早
黼藻
(1).《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孔 传:“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后以“黼藻”指花纹、雕刻、彩画之属。 北齐 刘昼 《新论·因显》:“匠者採焉,製为殿堂,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眄仰视。” 宋 王仲言 《慈宁殿赋》:“寳琲象栱,列星间梁,橑桷欒楶,黼藻铅黄。”
(2).指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有杞梓之贞心,协丹采之辉被;伊吾人之陋薄,虽黼藻之何置。” 曹融南 校注:“黼藻,谓华美之辞藻。”《隋书·经籍志四》:“爰逮 晋氏 ,见称 潘 ( 潘岳 )、 陆 ( 陆机 ),并黼藻相辉,宫商间起。”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笑谈成黼藻,咳唾落琼瑰。”
(3).谓修饰使臻完美。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与国
盟国;友邦。《管子·八观》:“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彊。”《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曰:‘ 田假 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与交善为与国,党与也。”《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四年》:“ 汉 主使羣臣会议,或以 蜀 之与 吴 ,本为与国,宜可奔 吴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把任何国家都看作‘与国’,结果是得不到一个‘与国’!”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翰墨林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宋 陆游 《书叹》诗:“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 陈寅恪 《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张徵名句,书故三司副使陈公亚之诗轴后(原注:款题元丰二年三月日。)名句
猜你喜欢:
-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曾棨《维扬怀古》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墨子·04章 法仪》
-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