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晏殊的《木兰花/玉楼春》
全文: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重头
(1).词曲用语。词的上下片节拍完全相同的称重头;散曲中以同一曲调重复填写几遍、几十遍,甚至百遍的亦称重头。这种形式,大都用来合述一事,或分咏各事,也有用来演述故事的,如以一百首《小桃红》来咏唱《西厢》故事等。 宋 刘攽 《贡父诗话》:“﹝ 晏元献 ﹞有云:‘重头歌絃响璁琤,入破舞腰红乱旋。’重头、入破,皆絃管家语也。” 任讷 《散曲概论》:“词中前后闋完全相同者谓之重头……曲中於前后闋首重同一调者,亦称重头。盖借用耳。”
(2).犹从头。 宋 欧阳修 《与渑池徐宰无党书》:“《五代史》,昨见 曾子固 议,今却重头改换,未有了期。”
韵响
谓声音悠扬而响亮。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云罕徐迴,鸣鐃韵响。”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白塔寺》:“珍鐸迎风而韵响,金顶向日而光辉。”
入破
(1). 唐 宋 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 唐 白居易 《卧听法曲霓裳》诗:“朦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新唐书·五行志二》:“至其曲遍繁声,皆谓之‘入破’……破者,盖破碎云。”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天寳 后,曲遍繁声,皆名入破。破者,破碎之义也。”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词调》:“中序多慢拍,入破以后则节奏加快,转为快拍。”
(2).借指乐声骤变为繁碎之音。 阿英 《艺术家的故事》二:“其后急发一声,曰的沥得定栋,则繁声入破,如万弩之齐发,如急雨之骤至,若有千万手同击者。”
晏殊名句,木兰花/玉楼春名句
猜你喜欢:
-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 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张廷玉《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初月二首李群玉〔唐代〕
- 太古堂乾隆〔清代〕
- 清明日侍亲舆游海云寺四首程公许〔宋代〕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宋高宗〔宋代〕
- 栴檀林八咏·其二·云乾隆〔清代〕









